石印相关论文
1891年4、5月间,扬州、芜湖、丹阳、无锡、九江、宜昌等地接连发生教堂被毁、教士被杀的教案,也成为了“义和团事件”之前最为严重的......
古籍影印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百年来古籍影印经历了的清季、民国、新中国三个发展时期,特别是与后两个......
现藏于江西省万载县革命烈士馆的工农兵银行石印版(插六图1),长305,宽256,厚52mm,石质细嫩润白,打磨(用过的地方)面十分光滑。据几位曾......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也是冯梦龙的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执著追求......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1872—1942),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人。他的书法久负盛名,尤其是正楷小字写得最好,清秀挺拔,柔中有刚,可......
庄默石,著名收藏家,篆刻家,书法家,原名维明,字秉乾,号古燕散人.1953年生,京城著名印人庄半石先生之幼子,自幼秉承家学,潜研金石翰......
机智“巧取” 心仪已久之物 钟叔河,1931年生,湖南平江人,编辑、学者、散文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49年参加工作,曾任《......
江苏古镇溱潼为泰州、盐城、南通三市交汇点,镇区面积0.54km2,新石器时期的石斧、麋鹿角化石印证了她千年的沧桑.溱潼现存古民居6......
本文考察《点石斋画报》的视觉性如何建构晚清上海的现代主体意识及现代性经验。《点石斋画报》代表了一种新兴的影像及物质形式,与......
笔者在泰国曼谷(塔瓦苏吉)国家图书馆访书,得睹小说《绣像杨文广征南》一种,兹介绍其书如下:《绣像杨文广征南》,无名氏著,石印本,......
阿英《家藏晚清戏曲录》云:“开国奇冤传奇,华伟生著。尚古山房版。全书二卷十八出,演徐锡麟刺恩铭事。据‘旨例’,作者亦‘身在事......
1935年,我12岁时在家乡安徽萧县一家私人印刷作坊当学徒.1938年5月日本军队入侵萧县,火烧了县城.日寇撤走后,我和原印刷坊的阚清华......
鲁迅第二十二篇介绍作者蒲松龄,将其生卒年定为1630年至1715年,享年86岁,依据的是上海中华图书馆石印本附录的.撰者张元生于1672年......
20世纪40年代末期,成都附近乡镇的场头场尾,往往贴上一些石印或油印的招帖,内容都大致相同,说现在的人,不积德行善,惹起上天恼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地图的国家。而采用近代印刷技术印制的石印地图,最早是出现在武汉。而且,我国最早设立的石印地图出版机构,也出......
<正> 我们在编辑《汉文古代通俗小说序跋目录汇编》①的过程中,见到了中国古代通俗小说较好的版本,其中海内孤本、善本不少。校阅......
【摘要】印刷术本身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在适应和选择上,利用印刷术往往超出了单纯的技术层面,还牵涉其他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
在晚清,专业小说杂志登载小说,文艺期刊登载小说,"日报"在借鉴外国报纸的基础上,为了填充版面吸引读者也登载小说.<神州日报>不仅......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全书四卷(八册),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澄衷蒙学......
期刊
古籍收藏有很多门类,其中石印古籍得到了许多藏家的重视.对于石印戏本,虽算不上什么古籍善本,但其研究价值不可忽视.从清末到中华......
福建寿山石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发展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寿山石雕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流传至今,与其深厚的文化背景是......
齐白石的三百方石印,为其家属在1956年捐献,其中除去少量是为家人、学生和他人所刻印章外,大部为其自用印。这些印章充分反映了,齐......
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作品系列展之九“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的金石心迹”,不久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此次展出的齐白石三百方石印中......
民国期间广东出版印刷了大量各类医学书籍。作者研究后认为,这些医籍反映出广东医学发展的基本概况:中医药医籍的大量刻印说明这一......
"書局"這一近代形成的概念,在同治初年各省創建地方官立書局的潮流之下開始得到廣泛使用。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隨着鉛印、石印......
新疆木垒县菜子沟古墓出土的两枚石印为乌古斯部族屠各(Tyger)部落的印记,墓主为乌古斯部族屠各(Tyger)部落的首领。该墓的年代约在......
本文通过探讨新教传教士马礼逊首作于19世纪初的《五车韵府》在19世纪中后期上海的几次重印,阐述了“双语字典”这一特定的书面文......
本文使用新发现的一手英文史料,通过梳理19世纪西方在华传教士对新旧印刷方式利弊的思考和评价,研究其引入现代印刷技术的动因。研......
<正> 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印刷技术快速变革。对本世纪前十年印刷业和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内外学者、专家发表了一些论......
以《点石斋画报》为起点的清末画报是我国近代报人以石印技术为媒介手段,将传统工笔画法与近代西方报纸模式结合,对中国本土画报的......
同文书局作为近代中国人采用石印技术进行商业性图书生产的先锋,对之后的图书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梳理相关资料,对同文......
清末,联豫在西藏地方推行新政,其中,为开发民智,创办了西藏第一份报纸——《西藏白话报》,并设立译书局。第一次将近代化的石印技......
上海之所以成为近代中国的出版业中心,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这样的大型出版企业,为数众多的中小书局是构成上海书......
上海書局是清末民初時期活躍於上海的一家出版機構,在其生存的六十二年間,主要以石印的方式出版了1166種版本的通俗文學類、寅用類......
上海近代石印书业滥觞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麦都思墨海书馆,正式开端于光绪四年(1878年)点石斋成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
通过对晚清至民初《时事画报》、《平民画报》、《广州时事画报》、《真相画报》的研究,本文着重讨论画家如何"革命"、画报怎样"叙......
民国早期,源于石印技术的平版印刷图像成为一种有效的信息载体,开始广泛地运用于商业领域,石印技术以其在制作、推广、流通等方面......
本文考察《点石斋画报》的视觉性如何建构晚清上海的现代主体意识及现代性经验。《点石斋画报》代表了一种新兴的影像及物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