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绥相关论文
在汉语里,“书香”是一个极具文化韵味的词汇,如“书香门第”、“世代书香”等,这一点凡是读书人都是知道的。但如果问到“书香”究竟......
在贵刊2008年第8期上读到一篇讨论《木兰诗》中“唧唧”是什么声音的文章,现在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以求方家批评指正。 《木......
笔是文明的载体,是与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文化工具。刘熙《释名》中说:「笔,述也。述事而书之也。」成公绥曰:「治世之功,莫尚于......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总数约达四五万卷的敦煌遗书是本世纪的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它为人们提供许多久已失传的珍籍秘本,敦......
本文从乾隆诗中的“长啸”意象出发,结合广泛的田野调查和丰富的历史文献,分别对传统的“啸即口哨”论和处于假说状态的“啸即浩林......
“赋”,很早以前已被古人用来论述乐器。战国时有宋玉撰的《笛赋》。“赋”盛行于汉代。王国维称“赋”是汉代的“一代文学”。汉......
口哨这一古老的吹奏艺术,在古代称之为啸。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曰:“啸,吹声也。从口,肃声”。许慎以“啸”字为吹气之声。由......
先唐音乐赋在创作时追求以“和”为美、以“清”为美、以“悲”为美、以“自然”为美等审美倾向。在这些审美风尚的影响之下,先唐......
严可均《全晋文》从李善《文选》注中所辑录的成公绥《慰情赋》残文,实际上出于其《慰志赋》,即成公绥《慰情赋》实为《慰志赋》之......
比况是古代书论中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它的表述与逻辑、思辨的表述有很大差异。本文注重学科交叉研究,借助符号学、传播学的相关理......
《啸赋》是汉魏六朝音乐赋作品中唯一一篇以“啸”为题材的作品,对《啸赋》的整理研究,魏晋时已经开始.《文选》、《晋书》、《汉......
啸即打口哨,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魏晋间著名辞赋家成公绥所创作的《啸赋》就是以“啸”这种在魏晋......
成公绥是晋初著名的赋作家,所作《天地赋》、《啸赋》等,以题材的创新与华茂的语言高标于世。然而现代少有人给予关注。综览其人其赋......
<正>赋体文学发展到两晋时代,又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辞赋创作的理论也随之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晋代赋家,或以专论,或以序言,或......
“啸”:东方古国的口哨音乐范子烨在东方古国的五音繁会中,有一种神奇的口哨音乐:“啸”。其发音机制和方法十分特殊。魏晋时期的“啸......
【正】 啸,《说文》曰:“吹声也。”《诗·召南》郑笺:“蹙口而出声也。”古人爱用啸声来表达悲愤哀伤的感情,《楚辞》里就有......
<正>成公绥(231--273)西晋文学家。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人。官中书郎。口吃而好音律。所作辞赋,颇为张华所推重,其学则......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大发展时期,文学与各门艺术往往“靡不毕综”地集中於文人一身,发生“触类兼善”的效果,它们之间会产......
长啸既是一个音乐史问题,也是一个文学史问题,文学史与音乐史的交叉乃是这一问题的特质。本文借助西方的"互文性"理论与蒙古民族音......
<正>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一诗,乃“乐府称绝”的千古名篇,“建安风骨”的佼佼杰作。但长期以来论者歧解纷呈,异说并峙。本文......
《隶书体》是成公绥赞咏隶书书体的一篇赋。其文学特征表现为:一是通篇押韵;二是采用铺采摘文的表现手法;第三是语言华丽,工于描摹......
《成公绥集》系西晋辞赋家、文学家成公绥的诗文合集。成公绥(231—273),西晋初期重要的辞赋家、文学家。他不仅以其博涉经传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