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绥镇相关论文
张献忠是明末著名的农民起义将领,关于他的籍贯有5种说法,即延安卫、延安府、肤施县、米脂县和榆林。在考辨有关籍贯的诸史料基础......
绪论明中期在榆林构建之营堡纵深防御体系,与在河套实行之“搜套”攻势防御体系,皆在仁宣以后明朝边疆收缩政策大背景下,在蒙古逐......
有明一代,明朝与蒙古南北对峙,对北边蒙古的防御一直是明朝边防的重中之重。为了防御蒙古的侵掠,至成化年间,形成了“边墙防边”的......
所谓榆林城始筑于正统六年(1441年)和王锐成化六年(1470年)设卫的新观点,尚难成为定论。正统二年(1437年)榆林庄设寨,应视为榆林建城之始......
摘 要:本文研究的内容是明代中期开中盐法的破坏对延绥镇粮饷供给的影响,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国家对盐业管控方式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以......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取代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于是,终明一朝,蒙汉关系成为最为棘手的问题,相应的北虏则成为明王......
神木位于陕西省北部,明朝时属于延绥镇防区,境内修筑有大量长城和长城沿线军事防御工事。在明太祖、成祖时期,由于朝廷采取积极的......
毛乌素沙地及周边地区的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明代延绥镇土地利用方式及规模对毛乌素沙地南缘的影响及其程度,也成为重......
延绥镇,又称榆林镇,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为明代"九边"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余子俊督修延绥镇"二边"时,主要分为"利用延绥镇戍卒"小......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蒙古问题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土木之变以后,明朝的边防政策也由主动出击转变为被动防御。明初东胜卫的弃守直......
通过梳理明代延绥镇及榆林卫管辖范围等文献,认为延绥镇具体辖境很难确定,但可用延绥镇巡抚和总兵的辖区之和代替。榆林卫是实土卫......
通过研究明朝前、中期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得出其发展的时间特征:洪武时期缓慢恢复—永乐至宣德时期部分地段初步垦殖—正统至成化......
明初东胜设卫,据有河套,延绥处在腹里,其国防措施只有军政机构、大将防边和冬季防边等。宣德末年、正统初年蒙古族入居河套,频繁入......
明代延绥镇的粮饷长期依赖腹里行省的民运税粮供给,但明初并没有固定的供应区和稳定的供应机制,而是由户部从山东、河南等地因需调......
延绥镇是明朝为防御蒙古诸部入侵而设置的九边军事重镇之一。万历年间,为配合政府军事部署,延绥镇三任巡抚主持纂修《延绥镇志》,......
明代延绥镇为九边重镇之一,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以明郑汝璧《延绥镇志》和清谭吉璁《康熙延绥镇志》两部地志为视角,探究明代延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