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泽相关论文
明代的学官,是指中央国学及地方府、州、县学的执教及教学管理人员。他们是由国家委任、有俸禄的教师。在研究明代学校论著中,不能......
《曹全碑》,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185)。明代万历初年出土于陕西合阳县,1957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由于此......
《明史·职官志》载:“(殿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曰制,......
朝鲜王朝的燕行士人曾写下大量的燕行录,据最近的调查,存世的在300种以上。对于朝鲜史、明清史和中韩关系史的研究来说,燕行录是一......
身历明清鼎革的王铎,存世绘画不多,但山水作品别具一格。经梳理可知,他创作的山水画在晚明时较少,入清之后则渐次增多。其画构图专......
清初诗经学总体特征为:汉宋兼采,多元发展,主张实证,全面总结.在学术思想上表现为:不主一家,兼采众说;诗经学家在情感上表现为:亡......
清初诗经学总体特征为:汉宋兼采,多元发展,主张实证,全面总结.在学术思想上表现为:不主一家,兼采众说;诗经学家在情感上表现为:亡......
孙承泽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收藏家,也是一位"贰臣",仕清后,不得信任,于是他"老病告休"近20年,著书立说,写下了很多著作,其中包括著名......
<正> 荆浩(公元901—960),字浩然,沁水人。博通经史,善属文。因避唐末战乱,隐居于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他与五代关仝、董源、释......
<正>"南画北渡"中"北渡"一词化自吴其贞《书画记》中多次提到的"北移",笔者将"北移"改为"北渡",并在前加"南画",明确指明是"南方鉴......
南京图书馆藏孙承泽手批明末清初卢世氵寉的《杜诗胥钞》,为传世孤本。明末清初贰臣孙承泽对《杜诗胥钞》的批点是研究其对杜诗诗......
清初诗经学总体特征为:汉宋兼采,多元发展,主张实证,全面总结。在学术思想上表现为:不主一家,兼采众说;诗经学家在情感上表现为:亡国之痛,故......
<正>明代的张丑在其《清河书画舫》中说:"赏、鉴二义,本自不同,赏以定其高下,鉴以定其真伪,有分属也。"[1]虽已明确提出书画"鉴赏"......
<正>孙承泽是清初书画收藏第一大家,除墨迹外,他非常热衷于法帖的收藏与研究。他的《闲者轩帖考》一书与《庚子销夏记》的部分章节......
<正>明代中期以来(一四六五—一五七二),在江浙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太湖为中心,北起长江,南至钱塘江,西达皖南的徽州,东到东海......
明末清初,由于战争的破坏,致使延续百年的苏州、嘉兴、徽州等江南一带士人书画鉴藏家群体走向衰落。而在北方,以孙承泽为领袖的士......
孙承泽和王铎是清初两位身居高位的"贰臣",也是清初书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重要人物,入清后二人来往密切,相携游玩、共赏书画。......
【正】 《峄山刻石》又名《峄山碑》,是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秦始皇第一次东巡所刻的第一块刻石,开秦刻石之先河。《史记》载:"......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这样描述书画鉴藏的起源:"汉武创置秘阁,以聚图书,汉明(帝)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又已创立鸿都学,以集......
元代锻冶大师朱碧山,虽然隐居,却并没有与时代隔绝。他注意剑文化交流给中国带来的新东西,设计出精巧的槎杯,把外米元素和古代神话......
<正>王鹏沖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明末清初第一代重要的书画鉴藏家。因为流传至今的举凡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及《斩琴图》、张萱《虢国......
自清朝中期以来,清朝官方将孙承泽载入《清国史·贰臣传》,对叛明降清者定下了明确的基调,严重影响了后来的官、私撰述对孙承......
清初降臣孙承泽于明朝末年考中进士并授官,1644年3月在李自成军队进入北京后投降新政权,5月多尔衮进入北京,又投靠清政权。1654年因陈......
明清之际,遗民大儒孙奇逢和"贰臣"孙承泽几乎在同时各自撰写了关于畿辅地区的人物传记,即《畿辅人物考》与《畿辅人物志》。两书在内......
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清代孙承泽所撰的清抄本《庚子消夏记》上有桂馥等人手写题跋,这些题跋记录了《庚子消夏记》有关版本的校勘......
<正>韩熙载夜宴图,设色画,五代(原迹已佚失,今版本为宋人临摹本),作者顾闳中,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顺治十四年(一六五七),二十四岁的宋荦在北京结识著名鉴藏家孙承泽、王崇简、熊伯龙、周亮工等,时相过从,为文酒之会。后来出仕时......
<正>尺牍,源于上古时期的简牍,别称"尺札"、"尺简"、"尺翰"、"尺素"、"尺鸿"、"书札"、"信札"、"札翰"等。司马光《书仪》云:"先公......
<正>2003年4月,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元的巨资从美国收藏家安思远处购得《淳化阁帖》第四、六、七、八卷(以下简称安氏本),此举与北......
<正>何绍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兼擅多种书体,在行草、篆书、隶书、楷书上均有较深造诣,并能将诸体融会在一起,形成自己......
本馆所藏《庚子销夏记》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八卷,目录一卷,一函六册。(清)孙承泽撰。版框(高×宽)19×13cm,正文半叶十......
《庚子销夏记》是清初书画鉴藏大家孙承泽一部书画著录之书,目前所存版本有数十种之多,分藏在全国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之中。由于时......
本文是关于清初第一书画鉴藏家孙承泽晚年生活状态的研究。孙承泽晚年由于受到党争的影响,被迫致仕,退居京郊西山退谷,读书著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