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性相关论文
刘少奇同志1939年在延安所作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至今仍是党员修养的经典文献。随着我党工作中心的转换,当前,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1918年,梁济为保存“国性”而投水自杀。“国性”是梁启超在1912年提出的概念。梁济虽始终无缘与梁启超谋面,但在清末民初深受梁启......
梁启超“国性”论发端于《庸言·国性篇》,成型于《大中华》发刊辞,贯穿他参政议政、“报馆生涯”的始终。“国性”论弘扬民族文......
陈启天是1920年代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既导源于寻求富强的"国家主义"诉求,又是针对当时教......
中华爱国主义既孕育于中华文化之中又引领和拱立着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既确证、陶铸着中华爱国主义又为其提供丰厚的滋养。从某种意......
梁启超文化思想的发展历经了戊戌前后、流亡日本、民国前期和欧游归来等四个重要时期。戊戌前期的儒家德性教育,特别是万木草堂的......
20世纪20年代的国家主义派——或称“醒狮派”,亦或中国青年党,其政治影响及在知识界的势力,堪与国共两党鼎足而三。国家主义派的......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章,分别从不同时段、不同主体来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民族精神”论的复杂内涵。第一章所关注的问题是清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