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体相关论文
摘 要:作为中唐一代文宗,元稹“制”体政论文为人所熟知。本文选取其较少被讨论的政论文《对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策》进行研究。认为元......
(一)李商隐与刘禹锡李商隐的诗歌,善于广泛地从多方面吸收前人,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铸词精炼,构思缜密、想象丰富,意境朦胧,其中元和时代诗......
一《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集部·别集类三《绛守居园池记注》一卷《提要》曰:唐樊宗师撰。元赵仁举、吴师道、许谦注。……(园池......
河南与黄河文化黄保信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之一。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而后绕积石,穿峡谷,跃龙门,跨平原,千曲百回奔腾驰驱万......
杜甫在世之时,同代诗人的推崇之意并不明显.直至唐宪宗元和时期,杜甫的地位才发生根本变化,甚至高于李白.元和诗人对杜甫的推崇,主......
唐宪宗元和年间至唐武宗会昌年间是唐朝后期朝廷与藩镇相互斗争的错综复杂时期,从唐宪宗的 “元和中兴”到唐武宗时李德裕的“会昌......
《新唐书》是宋朝官修史书,于北宋庆历五年开修,至嘉佑六年修成。纪、志表为欧阳修所撰,列传出自宋祁之手。欧阳修自己评价《新唐书》......
无论作为诗歌风格,还是诗歌流派,'白体'均形成于中唐时期,而非一般研究者所认为的宋初.'白体'是以白居易为代表的......
元稹和白居易对"元和体"的评价呈现出矛盾态度,这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诗歌等级观念,而"元和体"处于最低等级。中唐文化转型对元白的诗学观......
张安祖先生《〈唐国史补〉“元和之风尚怪”说考论》一文中对“元和体”界定有误。张文认为“元和体”应包括元白讽喻诗。对于元稹......
【正】如果说民间文学哺育着历史上某些伟大作家,充当着这些作家的乳娘;则白居易创作的全部历程,恰恰是这一客观真理的最好证明。......
文章主要探讨了许学夷有关唐代元和体和宋诗的关系,兼及明代复古派有关宋诗的看法。认为许学夷指出元和体是唐诗发展的一次大变化......
<正> 同光体,一直被视为近代宋诗派的代表,而且目前的各种文学史仅指出了它与宋诗中以江西派为代表的瘦硬奥涩诗风的关系,而对同光......
<正>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为文章者有所发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姚鼐《惜抱轩集》卷八《刘海峰先生......
<正>一、前言白居易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思想家,一生共创作了2800多首诗歌。他有生之年就享有"及身而风行海内""贤不肖皆赏......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叙时文所尚”条云: 元和已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 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 诗章则学矫激于孟......
<正>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即周秦之交的战国时期(前475——前221),第二次为唐宋之交......
元稹是一位有着超凡脱俗的才华,又同时具有多重人格的文人,但他却以文章曲事太监,以诗词阿附权责,在情感上“始乱之、终弃之”,甚至为达......
<正>宋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这一观点被宋代美学的代表人物苏轼与黄庭坚再三加以肯定之后,就成为宋代美学的追求。......
【正】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是封建社会诗歌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以后,白居易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
《旧唐书》以元白自述中的"元和体"概念作为书写中心,以元白的文学活动作为传记的重要内容,又以本时代对元白的接受作为考量标准,......
<正>茶与诗结缘,虽不始于唐代,但却盛于唐。据统计,《全唐诗》中,"茶"与"茗"两字共出现一千二百二十七次。①唐人引茶入诗,茶趣和......
“元和体”是诗史上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唐元和年间诗歌的一种重要体式。本文在详细解读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白氏长庆集序》......
宋代对白居易的诗学批评,以“元和体”(“白体”)为突破口,复兴了白居易诗歌及理论的现实主义主张,重新体认了元和体“自适旷达”......
本文认为,五代十国时期存在着规模可观的宗白诗风,其势力和影响都远远超过了学温李、效贾姚者,从而代表了此期诗歌的基本创作倾向。五......
元稹、白居易前后交往30年,诗歌唱和近千首。这些唱和强化了二人美刺比兴、讽谕时事的诗歌创作理念,有力地推动了他们的讽谕诗创作......
<正>一、"元和体"与元和诗风的特质以"体"论诗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体"本指人体,而移人身相关之称谓于文学批......
唐代中期的贞元、元和之际,为适应社会政治秩序的重建和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的需要,传统儒学得到新的阐释,从而促发思想革新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