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hpa环流相关论文
青藏高原古里雅冰帽浅孔冰芯中(δ18O)max代表该区夏季风盛行时的温度状况,它与全球海温(SST)、北半球500 hPa高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2001年7~8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北疆大部地区前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趋势在7月发生转折,7月北疆低温多雨,8月则为高温多雨;而......
用50年(1951~2000年)观测资料,分成1951~1976年和1977~2000年两个时段,研究了江淮地区夏季(6~8月)雨量与北半球500hPa季平均环流时滞遥相......
用北、南半球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球函数系数资料代替格点资料,用区域降水指数表示华北、江淮、华南五区汛期(6~8月)降雨。通过引......
用40年(1961~2000年)观测资料,分成1961~1980年和1981~2000年两个时段,研究了江苏南部地区夏季(6~8月)面积平均雨量与北半球500 hPa季......
利用阿勒泰地区7测站1960-2006年冬季降水量资料以及对应年份的500hPaNcep/Ncar的月平均环流再分析资料,找出环流的关键区,进行相关分......
利用Morlet小波分析了1951-2004年贵阳市夏旱强度指数时间序列的小波变化特征,揭示了夏旱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借助小波方差分析和Y......
根据1951~2000年全国160个观测站7月份降水量资料,使用EOF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全国降水分成7个类型;分析了各类型所对应的500......
为了认识东亚500hPa环流与盆东伏旱强度关系,我们利用1951-1980年500hPa的平均图资料,取110°E经向剖面,计算出各类旱年平均地转西风风速分量的时间演变图。......
对第0220号热带风暴"米克拉"造成三亚市特大暴雨降水过程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造成此次三亚市特大暴雨降水过程是由于500hPa环......
通过对山西省忻州市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气象资料实与T639、EC模式以及日本数值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数值模式在50......
利用祁连山区及周边29个气象观测站近41年秋季云形状和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
本文利用阿勒泰地区7测站1960~2006年冬季降水量资料以及对应年份的500hpa Ncep/Ncar月平均环流再分析资料,找出环流的关键区,进行......
阐述了预报东北地区≥10℃有效积温(以下简称有效积温)的依据。从预报的角度出发,用40%的样本重新定义了有效积温异常。用高度距平合成法及......
通过1961—2012年铜仁市各站的逐日降雨量统计出雨季开始期,利用EOF和小波分析方法,得出铜仁市雨季开始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