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耕翻相关论文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的退化样地经过22 a的浅耕翻恢复,于2005年布置了两种刈割方式试验:一年刈割一次留茬高度......
CO2、CH4等含碳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与此同时,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草地也在持续退化。人类在面对草地退化时研发......
从生态建设、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等方面简述了松嫩草原退化草场改良的必要性,并详细论述松土、施肥、浅耕翻、重耙等改良技术的理论......
在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草原站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退化羊草 (Leymuschinensis)草原浅耕翻后群落演替规律。通过对 1 8年数据的分析 ,......
施肥改良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在草群中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加19.8%~39.9%和27.5%~34.4%,使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5.3%~21.3%,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2.0%~57.8%。围栏......
吉林省西部草原大面积退化严重破坏了吉林省中西部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已成为制约吉林西部草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吉林西部......
一直以来,草地退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问题之一,虽然采取了各种退化草地恢复措施,但草地退化形势依然严峻。几十年来,各地区通过......
应用幼苗萌发法比较研究了浅耕翻改良、围封改良和自由放牧对退化羊草草甸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浅耕翻改良、围封改良措......
植物功能性状能够反映植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不同恢复改良措施下羊草(Leymus chinensis)功能性状,有助于解释草地生态系统中植......
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退化羊草草原浅耕翻后17年的群落生物量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浅耕翻处理后地上生物量增长与恢复年限呈单峰型......
为了进一步探索经过恢复改良措施处理后退化羊草草原群落及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化特征,本研究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内蒙古大学草地生态......
通过改良试验研究,3种措施都改善了草地生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牧草在草群中所占的比重。施肥改良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在草群中比重......
通过改良试验研究,三种措施都改善了草地生态环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施肥改良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在草群......
为探求华北农牧交错带地区退化草地适宜的改良技术,于2005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河北沽源草地生态野外试验站研究了围封、浅耕翻改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