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性药相关论文
目的:研究平性药三棱、苏木对瘀热互结证大鼠的活血化瘀作用以及对正常大鼠的活血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对采用LPS......
目的: 研究平性药蒲黄、银杏叶对瘀热互结证大鼠活血化瘀作用和对正常动物的活血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观察蒲黄和......
目的: 研究平性药血竭、王不留行对瘀热互结证大鼠的活血化瘀作用以及对正常大鼠的活血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
目的观察10味平性药和5味寒性药对血淤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灌胃给药,14 d,末次药后1 h,麻醉,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尾静......
关于平性药药性的认识,笔者先后发表了《中药药性效应及物质基础的文献研究》[河南中医,2007,(5)]、《平性药药性定位及其作用特点的理......
1药性学说的形成药性是指药物的中药性质、性能.是古人对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产生寒、热等不同效应的高度概括,是前人反复观察和验证......
平性药是介于寒热之间而偏性不显著的一类中药,其与偏性药相对而言,是客观存在的。提出平性药药性特点为药性平和、不显寒热、温凉......
目的:对已获得的药效学试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验证平性活血药“双向适用”的药性特征。方法:采用Weka3.6.2软件进行贝叶斯分析,......
<正> 由谢钖亮同志编写、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药性赋注解》1982年版(以下简称《注解》),已于最近和读者见面。这是一本注释古籍......
目的:通过观察10味平性活血化瘀中药对瘀热互结证和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特点,进一步探讨平性药"双向适用,条件显性......
目的:研究10味平性活血药对正常大鼠微循环及相关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灌胃给药,1次/天,连续14天,以5味寒性、5味温性药作对照,末......
对于平性药药性的认识历代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尚缺乏关于平性药配伍的专题研究。作者就平性药药性特点在方剂配伍中的体现做了探讨,......
目的:研究10味平性药、5味寒性药、5味温性药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平性药高、低剂量组,温性药......
<正>在古今有关药性寒热理论的论述中,有二气说(寒热)、三气说(寒热平)、四气说(寒热温凉)、五气说(寒热温凉平)等多种学说。本文......
笔者从中医药理论出发,通过对药性及配伍理论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数据库对1 307首古今方剂药性组方规律的分析,归纳阐述了平性药的配......
目的:通过建立瘀热互结证和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模拟人体瘀热互结证和寒凝血瘀证的病理状态,观察平性药对以上大鼠模型中医表征、......
利用数据库("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分析1307首古今方剂药性组方规律的方法,以实证性科学数据总结探讨了平性药临床用药规律。本......
通过对名老中医施今墨先生常用371对对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施今墨先生用药的两个非常显著特点:一是十分注重寒热、升降、气血、收......
<正> 对药性气味理论,我们已经作过一些探讨[中中药通报1981;(4):39、1987;(1):53、现代应用药学1987;(5):12]。甘味药在常用中药......
本文精选了50味平性药及50味对照非平性药作为研究对象;从各味药的有效成分入手,利用其所含有的特定的骨架及官能团信息直观地进行......
目的:探讨平性药的药性理论和组方配伍规律,促进中医药性理论的发展。方法:通过对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和利用数据库分析1307首古今方......
中药不同药性与无机元素关系的研究黎晓敏贾仁勇王健宋维平杨本登李明元(四川畜牧兽医学院荣昌632460)中药的寒凉温热药性是传统中药的核......
提出平性中药具有“体平用偏”的药性特征.从古代本草著作、现代各版《中药学》教材、《中华本草》等医药书籍,以及药性研究科研论......
目的:通过观察平性药桃仁对瘀热互结证和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中医表征及各项瘀血相关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平性药桃仁的药性特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