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谈判相关论文
文化隐喻作为一种新兴方法研究国家层面的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文化中的成员在情感上和(或)在认知上所认同的任何活动、现象或传统。Ga......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解决香港问题决策者所起的特殊作用,尤其是他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作为中英谈判的重要方针,所发挥的威......
1984年9月5日,中英双方第二阶段的第22轮谈判开始了。9月26日,周南和伊文思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草签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
过去我们比较忽略从地方社会“自下而上”的角度来考察哲孟雄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国家认同问题。基于亚东海关档案资料和清代藏事奏牍......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对中国国内可能出现的内战实行了"不干涉"政策。1948年下半年,英国政府看清了局势,放弃国民党政府,提......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并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在中英谈判中坚持原则,维护国家主权,保证了中英谈判的圆满成功;提出了一系......
“一国两制”影响深远──学习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两次谈话的一点体会林雁鸣1982年9月24日和1984年12月19日,邓小平两次会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都......
“紫石英”号闯入长江防线,扰乱渡江作战计划194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和平谈判。经过反复磋商,......
<正>中英香港问题谈判是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进行,并在他的亲自领导下解决的。1984年10月,当中英谈判达成初步协......
<正> 钟士元进京领教邓主任厚此薄彼六月的天气,好像已是七、八月的酷暑季节,又热又闷,像划根火柴就能着了似的。而六月的政治气候......
<正> 周南本名高庆琮逍遥且读古人书第八轮会谈在“有史以来”最友好的气氛中展开,中、英双方同时更换团长,一对“新人”——中方......
<正> 多事之秋连场冷战打“民意牌”剑拔弩张九月亦可说是一个多事之秋,由于撒切尔夫人顽固地坚持“三个条约有效论”的立场,中英......
<正> 解铃还须系铃人一封密函铺台阶中英双方经过十个月的僵持局面,“解铃还须系铃人”,铁娘子一封致中国总理赵紫阳的密函,终于为......
<正>"我觉得从下半生起,已经和香港分不开了。"70岁依然神采奕奕的陈佐洱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陈佐洱,1942年出生于上海,在......
1949年4月英国军舰“紫石英”号(Amethyst)误闯我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所属镇江江面引发激烈军事冲突。事后中英在镇江进行多次谈判,镇......
1982年到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期间美国持什么态度?史料显示,美国一方面尽量保持低姿态,避免给外界造成介入谈判的印象,但是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