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0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万英,杨春瑜,鲜小龙,赵相雨,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3
本文主要介绍川派名医杨莹洁中医治疗儿科麻疹、乙脑、疳积、慢惊风等疾病经验,以及在临床治疗中创新手法。...
[会议论文] 作者:辛亚民,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运用刚柔思想解释《周易》是张载《横渠说》的重要解经体例,这一思想是对《易传》以及王弼、孔颖达《周易正义》刚柔说解的继承和发展.《横渠说》解赋予了刚柔说理学...
[会议论文] 作者:刘娜, 来源:第三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2
道象数逻辑既是道思想内容的核心,也是将其应用于实践的方法和途径,更是构建道理论体系的一种思维方式。既要领会并运用道象数逻辑的思维方式,发展用整体性、系统性、变...
[会议论文] 作者:李寅通, 来源:第三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2
本文介绍了《易经》涵盖的内容,提出"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研究了"道象数逻辑"体系的重要意义及"道象数逻辑"体系的价值。...
[会议论文] 作者:葛志毅,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阴阳既为《》义根本所寄,《》与阴阳家的关系可说是极为密切.阴阳家思想起源颇早,实远绍自黄帝,阴阳家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最终演为阴阳家思想体系,而且对儒家发生影响,阴...
[会议论文] 作者:郑万耕;, 来源:第三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2
从《道象数逻辑》及《道太极说》等《道》系列的各种著述看,既不作文献的考证,也不对《周易》经传进行疏解,实际上,马宝善先生是“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他试图依据古老的...
[会议论文] 作者:李霖, 来源:云南省第六届社科学术年会暨2012年科技活动月易学分论坛 年份:2012
从大宇宙运动规律看理发现,其实无极图就是宇宙形成前的一个静止状态,是属于先天宇宙模式。太极图就是宇宙通过运动以后发生的变化,是属于后天宇宙运动模式。所以,笔者把现象...
[会议论文] 作者:呂欣,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以《》释《庄》,是明清之际三教会通思想的重要表现之一.觉浪道盛作为汇通儒释的代表人物,其以《》释《庄》思想颇具研究价值.《天界觉浪禅师全录》的很多文本中体现道盛...
[会议论文] 作者:唐明生,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马宝善先生2014年出版的《道宇宙观——中华古老的象数逻辑》就是他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如果说马先生前几年出版的《道太极说》和《道象数逻...
[会议论文] 作者:陳睿宏,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宋代图书易学的崛起,不论在形式、内容或方法的展现,可以视为易学史上新的创造性理解;《大象数钩深图》辑收一百四十一幅图式,为宋代图书之学最重要、最典型的代...
[会议论文] 作者:董规容, 来源:第三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2
在此基础上,象的关系和排列亦即象的...
[会议论文] 作者:江文德, 来源:第四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 年份:2013
:有三:变易、不易、简易(事物发展内容)还有三:连山(夏)、归藏(商)、周易(周),总之:难相对,就是容易、简单,以简治繁,化繁为简;由易到难,又由难到,有中生无,无中生有,循环无穷。...
[会议论文] 作者:温海明,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文章介绍了作者翻译马宝善先生的《道宇宙观——中华古老的象数逻辑》一书的经历,该书翻译的过程亦是一次东西方翻译理念的大碰撞和大融合,这是译者一开始并没有很深刻地意识...
[会议论文] 作者:杨斌;,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即在于:运用中国哲学与发展经济学最新成果,融合创新,探索构建道创新经济学的可能性;搜理出道创新经济学应有的基本逻辑结构,并找出其内在规律:通过运用这种规...
[会议论文] 作者:明[1]宝善[2],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文章首先阐述了如今弘扬国学遇到的困惑,其次阐述了两千多年来作为主流的儒学一系列的大起大落,这表明儒学主要的思想理论是有优势和劣势的,这是导致现今国学弘扬产生困惑的主要......
[会议论文] 作者:朱毅, 来源:2011年超柔软染聚酯纤维开发应用研讨会 年份:2011
  超柔软染聚酯是东华大学与上海联吉合纤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开发的一种新型功能性聚酯产品,由其加工而成的聚酯短纤维商品名叫“派丝特”。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就其构成成份...
[会议论文] 作者:顾植山, 来源: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学术界对中医学中流传的"医同源"和"医源于"之说颇有争议,但究其分岐的原因,许多是出于对"医"、""、"源"概念的不同理解.由概念上的混淆导致了论争的混乱.因此,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医同源"和..."医源于"说的含义作出明确的辨析....
[会议论文] 作者:唐明生, 来源:第三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2
道象数逻辑》并不是在研究象数逻辑本身,而是在于揭示《易经》符号系统及其在这个符号系统背后隐存的象数逻辑,以及它所昭示的各种关联和信息。该书揭示象数易学的关联率,展...
[会议论文] 作者:任俊杰,穆,刘超,徐振华, 来源:第六届(第25次学术会议)心身医学新进展论坛 年份:2014
西医"脑肠轴"学说证实胃肠道是由中枢神经、肠神经和自主神经共同支配、调控的系统.自然及社会因素异常诱发精神紧张,就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激惹综合征, 60%的肠激是精神紧张所致.为探讨肠激的发病机理...,探求中医肝胆脾胃的作用机制,用“脑涨落图仪”检测了44例肠激患者六种基本神经递质:抑制素(伽马-氨基丁酸)、兴奋素(谷氨酸)、5-羟色胺(血清素)、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鸦片肽。...
[会议论文] 作者:麟夫, 来源:第三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2
作者通过认真领读“道象数逻辑理论”,针对周易系辞上传第四章第一节,原文内容易于理解部分进行了讨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