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徐晓望,, 来源:都文化研究 年份:2006
唐末五代是中国宗教极盛的时代之一,在福州境内,佛教与道教都有较大的发展,它与国王氏统治者的扶植是分不开的。一国时期道教的发展王氏国政权对宗教十分重视,早在王潮...
[会议论文] 作者:黄启权,, 来源:都文化研究 年份:2003
都文化即福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福州地处中国东南一隅,西北多山,东南濒海,其文化既与中华文化同根,又形成了独自的特色。一都文化的渊源都文化形成...
[会议论文] 作者:国太, 来源:第九届元光文化论坛论文集 年份:2022
<正>元光文化研究离不开包括对《颍川开漳氏族谱》等豫、、粤颍川氏族谱相关资料的研究和使用。...但豫、、粤颍川氏族谱编者众多,版本各异,门派林立,逐年抄传,质量良莠不齐,资料中关于元光其人其事的有些记载说法不一。...加之,族谱乃私人密撰,自说自话,并无官家、邻人、名贤评审把关,自古有"附会名贤,侈德业""谬讬贤哲,私鬻宗谱,以伪乱真,悠谬恍惚"之弊端。因此需要认真鉴别真伪和正确的使用。在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徐晓望,, 来源:都文化研究 年份:2006
唐末五代,王潮与王审知相继统治闽中,其后王审知子孙建立国,为五代十国诸雄之一。王氏统治时期为福建文化的大发展时代;由于王氏设治于福州,福州文化的发展更胜其他地区,从...
[会议论文] 作者:吴绵吉, 来源: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越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1
<正> 越,是我国古代东南地区百越民族重要的一支。它形成于先秦而鼎盛于秦汉。汉武帝剪灭越国后,越也随之逐渐瓦解。越人创造的越文化,内容丰富,特征突出。...它不仅在福建的古文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近现代八大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仍然有着它的影响力。...
[会议论文] 作者:永正, 来源:临淄与先秦古都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9年年会 年份:2009
文章结合都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从都对外开放的传统论析都文化的海洋性特质,认为:昙石山先民的“贝丘文化”和越族人的“舟楫文化”是塑造都海洋性特质之源...
[会议论文] 作者:名实,, 来源: 年份:2001
越国是福建境内最早由越族人建立的地方政权。司马迁在《史记·东越列传》中记述了越国从战国后期建立至汉武帝时期衰亡的历史。后来,班固在《汉书·闽粤传》也作...
[会议论文] 作者:榕三,, 来源: 年份:2004
三王是指入三王:广武王——王潮、武肃王——王审邦、忠懿王——王审知。而忠懿王王审知又被世人尊称其为"开第一"。开三王先是立根闽南,而后统一八闽。开三...
[会议论文] 作者:欧潭生,, 来源: 年份:2004
文化和越文化的时空界定研究越文化,必须首先界定文化和越文化的时空概念。越族、越国、越王和越文化是特指西汉刘邦复立无诸为越王(前202年),至...
[会议论文] 作者:杨艳,宝春,纪丹琳, 来源:2013浙木拱廊桥保护利用与申遗学术(政和)研讨会 年份:2013
浙木拱桥是中国重要的、独特的土木工程遗产,有着很高的技术成就与人文价值.然后目前对于其独特编木技术核心价值方面还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本文从桥梁工程和结构工程学的...
[会议论文] 作者:张其海,, 来源: 年份:2001
越国是西汉时期以越族为主体的地方政权。《史记。东越列传》:“汉五年,复立无诸为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汉书.南夷两粤朝鲜传》改作“都冶”。所以,越...
[会议论文] 作者:长虹, 来源:2005·人民大会堂首届中华传统医药名家大会 年份:2005
长虹老师多年来采用中药为主综合治疗肝癌,取得明显的疗效。本文对辨证论治情况进行介绍,提出重视整体调节、治以扶正健脾;气滞脾满、气血凝聚成块;肝胆火旺、胃腑蕴热等治疗特...
[会议论文] 作者:吴西全,, 来源: 年份:2004
说到"越文化",得先把"越"的概念定位。越:1,族名,中国先秦两汉至隋唐时代,生活在中国东南部的古越族的一支。他们是《史记》《汉书》等史书上所指的"百越"之一部分...
[会议论文] 作者:石运通, 来源:宁波市第五届学术大会 年份:2008
江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本文通过当代城市与水的密切关系,从江之水出发,对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江城进行了探讨。...
[会议论文] 作者:卢美松, 来源: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越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1
<正> 族是生活于古代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包括山地和岛屿)的部族名称。...
[会议论文] 作者:王振镛,, 来源: 年份:2004
福建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地方政权是汉代早期的越国, 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人物是越王无诸。越学术研究是福建史学界、考古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科研课题,已取得重...
[会议论文] 作者:薛菁, 来源:临淄与先秦古都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9年年会 年份:2009
文章结合相关的史籍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越、越的由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越文化的发展从整体上经历了前越文化(萌芽)、越文化(形成与发展)、后越文化...
[会议论文] 作者:林友华, 来源:林森与近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1933年,李济深、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在福建发动十九路军,酝酿联络红军,抗日反蒋之时,林森受国民党中央委派,回福州“谋疏通局”。   林森是年高德劭的国家...
[会议论文] 作者:徐心希,, 来源: 年份:2004
越族是先秦时百越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长期活跃于我国的东南沿海。越族创造的青铜文化,长期以来未受学术界重视。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探索越族及其青...
[会议论文] 作者:耿素丽, 来源:2004年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八通志》,也就是福建省的通志。《八通志》的纂修人黄仲昭,本名潜,福建莆田人。黄氏在纂修《八通志》时,比较妥善地处理了一统志与省志、省志与郡县志的关系。而且在《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