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5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葛永海, 来源: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 年份:2013
"五四"运动前,江南2文学的发展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六朝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和近代时期。在六朝时期,全国中心城市第一次移到江南,南京成为六朝之都城,这是江南文学获得整体发展之起点。...其后的宋元时期,城市的变革促使了市民阶层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文学的变革,在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城市的勾栏瓦舍里兴起了白...
[会议论文] 作者:周锡山, 来源: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 年份:2013
<正>从总体上说,江南自南宋至今,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自南宋起,江南也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作为经济中心的江南,给戏曲的产生、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在中国最近的1千年中,江南文化和整个中国文化,宋元时期以杰出的文化古城杭州为中心,明清时期以为伟大的文化古城苏州为中心,晚清民国以中国文化中心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的巨城上海为中心,戏曲也是如此。...在江南得以发展和极度繁荣的戏曲,具有多个重大意义...
[会议论文] 作者:陈同军,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南六省区)第九届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 年份:2011
  本文主要是对《江南音画》音乐教案的描述,使学生通过听、说、唱,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风格和特点;聆听《江南好》,让学生了解江南丝竹的演奏乐器及民乐合奏的音乐特点;欣赏《苏...
[会议论文] 作者:单旭, 来源:’2011中国江阴徐霞客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1
  综述了徐霞客与江南水文化,指出了其相辅相成的关系。概述了江南水乡孕育的水文化,介绍了江南水文化培育的勤劳、精巧等人格特征,总结了徐霞客对江南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强调...
[会议论文] 作者:梅新林, 来源:2004年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本文以最能代表宋代以来市镇发展规模与水平的江南市镇为范围,对江南市镇文学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江南市镇商一士转型与文人群体的兴起、江南市镇本土与外...
[会议论文] 作者:陈耀光, 来源:新世纪中国室内设计高峰论坛 年份:2001
本文介绍了一个江南酒楼的设计方案,设计风格立足于江南,定位于水乡,取材于民间,既表达地方特色,又兼顾传统历史。...
[会议论文] 作者:邓铭, 来源:江西省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 年份:2017
根据萍乡市江南路所处位置、现状和定位,从规划目标、规划构思、规划布局等方面阐述规划将江南路建成一个绿色、自然、生态、富有江南韵味的景观大道....
[会议论文] 作者:陆苏刚,张剑桥, 来源:2017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年份:2017
江南水城依水而建,水和路紧密相连,其交通发展比其他类型的城市更为复杂.以苏州环漕湖和北桥片区为例,提出一种针对江南水城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指引江南水城的交通发展.江南...
[会议论文] 作者:董正彪,, 来源: 年份:2004
又是一年春来到,烟花四月下江南。我喜欢茶,尤喜春茶,恰好江南三学堂组织了一个茶缘之旅,女儿替我们报了名。清明节后的周末,我们游杭州、访龙井村,又赴安吉,在茶农家采...
[会议论文] 作者:杜建强, 来源:第八届江苏九三论坛——科技创新与促进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 年份:2015
  江南农村地区快速的城镇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循环系统,导致江南水网水环境的恶化。采用生态科技可以构建江南农村新的物质循环系统,同时带来与江南风貌相适应的景观,恢复、提...
[会议论文] 作者:苏童, 来源: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论坛 年份:2010
真正的江南水乡,人是关键的因素。所谓空间是人的天空,什么样的人居住在江南水乡里,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时代人和土地的关系非常脆弱,所谓的故乡都是在漂流。从这个意义上...
[会议论文] 作者:张蕾, 来源:2012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环境历史与人类文明 年份:2012
  宋元时期是传统江南景观的重要形成期,江南的水环境与竹林景观搭配在一起形成了文人居住环境的水竹居传统。早期江南的野生水竹环境十分丰富,对文人宅园产生重要影响,曲水修...
[会议论文] 作者:陈泉安;, 来源: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建筑·规划) 年份:2008
文章先从生态向度对江南传统院落的生态机制加以分析,认为江南传统院落存在"自然通风+遮阳+植物作用"的生态设计策略,并指出当地气候是这种设计策略形成的原始动力,是江南传...
[会议论文] 作者:李超,张静,赵凯, 来源:第六届海峡论坛暨2014年两岸民生气象论坛 年份:2014
本文使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江南春雨期间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特征,确定历年来江南春雨雨带建立日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江南春雨雨带建立前后大气环流的演变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江南春雨期间低空风场的西南气流控制了大部分江南地区...,来自西太平洋的西南水汽输送带为江南春雨提供水汽,在江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西南~东北走向雨带;江南春雨雨带建立前后环流场主要表现为:江南地区低空西南风逐渐由弱变强,西...
[会议论文] 作者:周礼, 范成梅,, 来源: 年份:2004
明清徽商称雄商界,而徽商侨寓经商的重要据点主要在江南,江南乃人文荟萃之地,贾而好儒的徽商与江南名流社会交往频繁,对此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明清徽商...
[会议论文] 作者:万日金[1]吴国雄[2],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年份:2006
春季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中国东南部,以下简称江南)的江南春雨是东亚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本文通过气候平均资料分析和敏感性数值模式试验揭示了其可能的气候成因机制.江南处于...
[会议论文] 作者:纪玲妹, 来源:江苏省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浙江省文史研究院 年份:2020
唐顺之的诗文中江南文化特质非常明显,尤其是他的古文名篇《任光禄竹溪记》,是江南人写的江南特色园林的园记,江南文化特质非常明显。“竹溪”二字,反映了江南的风物和江南多水的特点。...唐顺之是在与权臣交恶而受到排挤,称病归乡远离朝廷的情况下创作此文的,他的创作心态以及本园记文的记主“竹溪主人”任卿的人格精神,也体现了江南士子不谐流俗、孤高傲世,追求自得自适的君子人格。...
[会议论文] 作者:王雨婷, 来源:第22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 年份:2017
江南传统民居是江南传统文化的载体,保护和利用传统民居对传承江南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民居建设中,如何传承江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民居,使民居回归传统文化之根,对传统民居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从民居建筑本身出发,对其文化观念、审美意识和建筑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传承江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方面做出探讨....
[会议论文] 作者:俞为洁,, 来源: 年份:2003
本文探讨了江南地区的草曲酿酒历史及江南草曲的主要成份——蓼科的蓼属植物。...
[会议论文] 作者:辛元欧,,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回顾了由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成立到海军江南造船所时期,这家名闻遐迩的中国近代造船厂84年发展历史(1865~1949)中的主要事件,从中总结了该厂的基本历史经验及办厂特色。由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