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会华,李瑞敏,,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0
被誉为初唐文坛四杰之首的勃,在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存诗89首,通过对其诗用情况分析,与《广》和力考证的隋——中唐音系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勃诗歌用的...
[学位论文] 作者:谢建娘,,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10
学》(五卷)是康熙六十年进士植所作,全书正文包含了今和古韵两部分内容,其今虽然表面上沿用了《法直图》的三十二母,一百零六和四声的音系框架,但实际音系却十...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绪虎,, 来源:文学与艺术 年份:2010
勃现存诗歌90多首,其用可系联为27部.大多数同用、独用情况与和力先生考证的隋-中唐音系吻合.少数则合于魏晋南北朝音系甚至汉代音系.偶有出韵.这对我们考察初唐音...
[期刊论文] 作者:曹强,,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江有诰《诗经读》和力《诗经读》在字归部和异文处理方面均有差异。两部《诗经读》对个别篇章用字的认识不同,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江有诰对某些字的归部错误,...
[期刊论文] 作者:曹强,,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江有诰《诗经读》与念孙《古韵谱》的用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对句末字的入方式理解不同;对某些句中字是否入理解不同;对句末字和句中字是否同时押韵理解不同...
[学位论文] 作者:陈继,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本文以《三》异读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机遇数统计,对《三》书中2773个异读字、6305个异读反切①进行全面统计、整理与分析,重点对《三》的异读的类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期刊论文] 作者:夏能权,蔡梦麒,,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三》和《广》的语音差异导致了两书类系联上的差异和某些义项甚至词语的漏收,涉及俟母是否独立的分歧和典籍音系的整理标准问题。同时,两书语音上的差异对中古音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侯莉,,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唐王仁啕编纂的《刊谬补缺切目下加有小注,注明了《切》及魏晋南北朝以来各家韵书部分分的异同,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在目小注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智忠,勃,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寒山是继梵志之后影响最大的唐代白话诗人,"他的劝世化俗诗与梵志诗的俚俗风格十分接近"寒山诗"语带诙谐而意严实严肃,外似平易而内藏机锋",寒山诗的用可归纳为二十四个...
[期刊论文] 作者:曹建国,,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0
今本《楚辞章句》中有大量体注文,学界多认为是逸所为。但这种体注与章句体例不合,其所表现的思想也与《楚辞章句》中的散体注不同,其用情况也与逸时代及地区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进安,,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10
从韵书发展、传承的源流关系来看,《增修互注礼部略》和《古今会举要》两部韵书是《洪武正》和《学集成》两部韵书在编排体例和字归类等方面传承和参酌的主要韵书,...
[期刊论文] 作者:兰小云,,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0
《广》本于《切》,从《切》到《广》历经了很多的增订,其中小的增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运用今天所能见到的《切》系韵书和《广》进行对比发现,《广...
[期刊论文] 作者:裕坤,,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词汇衔接手段的选择受语篇的功能语所支配。语篇中词汇衔接手段出现的频率随着语篇的功能语不同而产生变化,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郭娟玉,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0
骥德《南词正》为南曲的滥觞,但其书不传;毛先舒继作《南曲正》,是今传最早的南曲韵书。惜先舒因为家贫,只能将全书括略为《南曲正略》刊行,仅存纲目而已。...学者论南曲,或不知有此书,或误以为此书已然亡佚。...本文除绍介《南曲正略》,并钩稽原书之内容体例、编撰目的、拟方法,认为先舒不仅勘正当代曲混杂的讹谬,也为南曲用以及南曲韵书的撰拟立下了准式,在南曲史上具有承先启后之功。...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春雪,,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有关《诗·汉广》的诗,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经学的解释,有文学的解释,《战国楚竹书诗论》的发现为我们重新认识其诗提供了契机。“水”这一原型意象,成为解读其诗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邓 强,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关键词:《会定正》;类;通语韵母;孙吾与;《永乐大典》;《洪武正》;《古今会举要》    摘 要:《会定正》为明初孙吾与所作的韵书,此书久已亡佚,但在现存《永乐大典》和《洪武正笺》中保存了其一部分反切...这些反切反映出《会定正》类的12条特点,有些特点反映出通语韵母在明初的进一步变化,还有一些则透露出作者的方音。总体看来,该韵书的类系统与《古今会举要》相比已有很大发展,而与《洪武...
[期刊论文] 作者:张渭毅,,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章从文献学的角度论证了《礼部略》和《集》的关系,并提出新的看法,认为《礼部略》和《集》是两部韵书。《礼部略》是从《集》未定稿简缩并稍作修订而成的。《...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文峰,刘二辉,高洪韬,,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2010
韦庄现存词54首,可以归纳系联出15个部,与力先生考证的晚唐—五代音系基本相符,韦词用较宽,能反映一些当时的实际语音情况,对于全面地考察晚唐—五代音系有着重要的参...
[期刊论文] 作者:邓强,,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会定正》为明初孙吾与所作的韵书,此书久已亡佚,但在现存《永乐大典》和《洪武正笺》中保存了其一部分反切。这些反切反映出《会定正》类的12条特点,有些特点反映...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春雪,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有关《诗·汉广》的诗,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经学的解释,有文学的解释,《战国楚竹书诗论》的发现为我们重新认识其诗提供了契机。"水"这一原型意象,成为解读其诗的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