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立雪, 来源:新闻采编 年份:2002
在一些报纸特别是一些地方报纸上,经常看到一些稿件的署名为“本报记者”,这种署名又不署真名的现象值得深思。 哪些稿子不署真名?为什么不署真名呢?从发表的稿子上看,大概...
[期刊论文] 作者:冯明青,,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0
最近翻阅了几家报纸,看到大凡署“本报记者”和报社、通讯社撰写的稿子,一般要比通讯员写的稿件长些,有些还得转版。仅以三月份人民日报头版为例,注有“下转第×版”的就有...
[期刊论文] 作者:余之,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99
“中华环保世纪行”好新闻的评选今年是第6届,此奖项从1993年开评以来,解放日报记者乐缨已连续四届获一等奖,除了去年第5届的二等奖,今年她又拔头筹,荣获一等奖。 其实《新闻...
[期刊论文] 作者:罗乔欣,, 来源:每周电脑报 年份:1999
创始人杨致远在雅虎中国站点成立大会上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Yahoo!暂时不会免费为用户提供上网条件。 7月份以来美国ISP、ICP兴起免费上网且不需要广告支持...
[期刊论文] 作者:陈长明,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1998
1998年9月16日,光明日报在第一版刊登一篇《小戴彬喜上加喜》的文章,署名为“本报记者亚男 监利报记者 呈彦”。看了这个署名,让人好生羡慕。其实,小报记者在大报上被署以...
[期刊论文] 作者:任建,,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88
《世界经济导报》的独家新闻《美国务卿舒尔茨答本报记者问》,抓住了当时国内外关心的热点——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以后,中国的开放、改革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舒尔茨在回...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丽,, 来源:每周电脑报 年份:2000
记者刘克丽美国硅谷报道“你认为如日中天的Intel公司最可能犯的错误是什么?”听到本报记者的提问,英特尔董事长安德鲁·葛洛夫笑着说,“我不能预测来来,只能总结过去,我认...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丽,, 来源:每周电脑报 年份:2000
记者刘克丽报道半导体技术将会从目前三维进入三维、在未來20年内所有的网络运行速度将会提高10倍。这是3月23日贝尔实验总裁Arun Netravali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透露的。传...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秋华,, 来源:每周电脑报 年份:2001
在北京的媒体见面会上,曾彼德博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着重批驳了ERP即将消亡的说法。他认为,ERP是企业电子商务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曹家骧,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1994
本报西安3月1日专电 专程从北京来到这里参加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考古发掘仪式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重申,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秦始皇...
[期刊论文] 作者:江润秋, 来源:新闻前哨 年份:1998
发表新闻稿件,署上大名,属于常识.这是记者对读者忠诚,对文章负责的表现.也便于读者了解大作出自谁手,满足芸芸众生的好奇心.更可以增加文章的信任度,让人读了放心,知道这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学斌,, 来源:新闻知识 年份:1992
本报讯”就是指由本报获得的消息,表明系本报记者、通讯员采写的新闻。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是最广泛采用的新闻体裁”,历来被人们称为报纸的“主角”。从首届...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高校技术市场 年份:2001
9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举行的“2001海洋渔业和水产加工技术国际研讨会暨博览会”开幕当天,全国政协副主席、本次大会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李贵鲜就有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
[期刊论文] 作者:辛念蒲,,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84
本报记者翦某某”的大名,在S报的新闻版上小别了,人们很想念他。翦记者是采访部里的“拔尖人物”。他联系面广,发稿量大,别人一周发二、三条新闻,他却一天能发上好多条,真...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贵州政报 年份:2000
本报记者邹景琦榜上有名。贵州优秀新闻工作者奖历经层层选拔,专家和领导严格评审,全省共评出9...
[期刊论文] 作者:红烛,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94
一流记者本报红烛中国大概是顺口溜的王国,每个时代每个时期都有群众创作的顺口溜问世。前一个时期,在新闻界流传这样一首顺口溜:“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拿红...
[期刊论文] 作者:潘玉鹏,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99
每当署名为“本报记者唐宁”的消息、专访或长篇通讯出现在新民晚报上的时候,往往会引起众多读者的注意——无论是庄妈妈净菜社或上海“房嫂”的故事,还是沪上“阿爸”再上岗...
[期刊论文] 作者:晓钟,,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1987
9月11日,台湾自立晚报刊登了一条引人注意的消息:“本报特派记者李永得、徐,已于今天搭机飞往日本东京,再从日本搭机进入我国大陆,进行短期探亲旅行采访。”消息称,他们是...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新闻三昧 年份:1999
酒钢报3月26日讯 3月11日下午,本报记者意外地接待了一位客人——去年和前年先后考上大学的赵锋岗、赵锋玉的母亲韩秀娥。她步行半个小时,专程到报社。要求记者替她一家人表...
[期刊论文] 作者:尚德琪,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2001
记者之间以“写本报讯”互相自谦,差不多已是一个“惯例”。自己也曾如此,所以见怪不怪。最近看了两本书,都说到新闻语言。我才突然意识到这个“惯例”中隐藏着一个错误的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