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 来源:决策与信息 年份:2006
陈光中的《风景——京城名人故居与轶事》一书,既涉及到京华人物、府邸宅第、坊巷胡同,又事关地方文献、掌故传说,一篇篇情真意切、情景交融的美文,具有极其浓郁的文化气息。书中...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6
4月11日至13日,第七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秉承开放的精神,立足自身,加强与法学理论界的联系,邀请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刑...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6
为了对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献计献策,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陈光中教...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6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责任,为了保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效行使,加强法律监督说理是一项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6
我把的风格概括为四个词:一是快速.半月刊加快了出刊速度,可以较快地反映新问题,传播新观念、新思维,包括有关领导的工作指示精神都能很快地传达,有利于指导检察工作实践....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06
梁家老宅原来的门牌号是小铜井胡同1号.由于总政歌舞团占用了原宅西边的一大部分,后来的院门是朝东开的,门牌已改为“西海西沿2号”.大门北侧遗有一个朴实无华的门墩,关于它...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06
6月24号是焦平去世三周年, 我遥遥地为远在他乡的北京儿郎焦平祝福……袁崇焕祠修复:是否“曲终人散” 2002年,佘幼芝多年奔走呼吁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北京市政府修复了袁崇...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06
梁家老宅原来的门牌号是小铜井胡同1号。由于总政歌舞团占用了原宅西边的一大部分,后来的院门是朝东开的,门牌已改为“西海西沿2号”。大门北侧遗有一个朴实无华的门墩,关于...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 来源:书摘 年份:2006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这时,人们才痛切地发现:在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我们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当然,我们也并非一无长处。我们这个古老而...
[期刊论文] 作者:陈卫东;刘计划,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06
出版的学术著作和教材主要有:陈光中主编:《刑事再审程序与人权保障》,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10卷);樊崇义、史立梅、张中、朱拥政著:《正当法律程序研究——以刑事诉讼程序为视角》;樊崇义主编...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秀平,, 来源:法律与生活 年份:2006
陈光中、樊崇义、顾永忠……这些在刑事司法学界大名鼎鼎的专家,几年来一刻也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他们梦寐以求地攻克的“敌人”,是刑讯逼供、刑事错案……他们殚精竭虑在做...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胡铭,,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0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反腐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公约,加入和实施该公约对于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和反腐败斗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该公约的基本精神是“强化严惩犯罪的力...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葛琳, 来源: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刑事纠纷解决方式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和整个刑事法领域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中西和谐文化传统的交融、被告人与被害人主体地位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张建伟,,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6
暂缓起诉起源于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其理论基础是起诉便宜主义、诉讼经济、公共利益的考量等等。近年来,面对着犯罪总量的激增和诉讼负担过重,我国一些地方的检察机...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中, 刘根菊, 张曙, 刘蕾,, 来源:诉讼法论丛 年份:2006
目次一、“十五”期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和成果(一)关于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二)关于司法体制改革(三)关于审前程序(四)关于审判程序(五)关于辩护制度(六)关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6
陈光中,法学家,1930年4月出生于浙江永嘉。195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历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常务副校长、校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