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8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武树臣,,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年份:2013
中华法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法律实践的结晶。它在总体精神和宏观样式上呈现出多元的特征,尤其表现在支配法律实践活动价值基础上的双元格局、法律规范内部的多层结构和法律规...
[期刊论文] 作者:武树臣,,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13
甲骨文不仅是研究商代也是研究东夷社会历史的宝贵材料。"夷"指先秦的东夷民族。殷民族是东夷民族的一支。在甲骨文当中,"夷"字有多种写法,它们都是东夷民族各种风俗习惯的真...
[会议论文] 作者:武树臣, 来源:中国周易学会,山东大学 年份:2013
文章简要介绍了“灋”在古代的形成过程,以此来推测《易经》的成书年代。箕子最早发明了“明夷”的验明证据的方法,并用之于审判,箕子的“明夷”被西周人所吸收,客观上为“灋”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和经验方面的前提条件,因此作者推测出《易经》成书在西周初期。......
[期刊论文] 作者:武树臣,武建敏,,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中国传统法学根植于法律实践中,它虽然不构建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但却具备明确的理论指向和思想旨趣。中国传统法学的理性基础不是科学理性,而是实践理性,因此传统法学不追...
[期刊论文] 作者:武树臣武建敏,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摘要]  中国传统法学根植于法律实践中,它虽然不构建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但卻具备明确的理论指向和思想旨趣。中国传统法学的理性基础不是科学理性,而是实践理性,因此传统法学不追求客观性的标准答案,而是探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性路径。这种特质决定了传统法学的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