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儒家思想有没有普适性?近年来成为儒家思想争论的重要话题。本文认为,儒家思想的普适性是毫无争议的,因为儒家思想产生于人类共同的生活实践、创造于追求梦想的儒家学者,从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0
在20世纪认知、理解、诠释中国传统哲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唯物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等五种认知范式。这五种认知范式的广泛应......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2010
在国学研究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哲学似乎也正享受着它的蜜月期。不过,这并不能掩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尴尬:中国传统哲学应该转换成怎样的现代形式?中国传统哲学能否开出真...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王阳明心学向来被认为具有鲜明的佛禅特色。不过,从"道体"的判断、"著相"的理解、"出家"的评论、"心性"的分析、"儒佛"的定位以及"排佛"策略的提出等角度考察,可见王阳明对佛...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从事任何一门行业的工作.都有它的资质要求。这里所谓资质要求,不是说不具备某些资质的人就没有资格研究中国哲学,而是说,具备了某些资质,可以促进中国哲学研究水平的提升;而且,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2010
在国学研究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哲学似乎也正享受着它的蜜月期。不过,这并不能掩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尴尬:中国传统哲学应该转换成怎样的现代形式?中国传统哲学能否开出真正的“哲学问题”?中国传统哲学如何兑现它对现代社会的承诺?为对这些问题进行回应,本刊特约数......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王国维关于“理”的诠释表现为三种路向,即知识论路向、形上学路向和伦理学路向。王国维诠释“理”的根本原则是知识论原则,并因此否定“理”的伦理学意义和形上学意义,由此显露......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儒学是生活类型的学问,这主要表现在儒学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公共生活的重视和追求。因此,儒学并不是抽象空洞的,更不是远离或损害生活的,而是丰富、追求、提升生活的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0
儒学本体形态的“人文儒学”是一综合性概念,它既得益于“以西释中”范式的应用,又避免了此范式可能带来的弊病;它既忠诚地遵循唯物史观原则,又创造性地应用这一原则。具体言之,“人文儒学”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并不是西学与中学的简单加减;儒学既是“去巫祛魅......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0
在过去百余年理解、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中,多数哲学家围绕怎样理解、解释中国传统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些主张可以概括为“返乡原则”、“开放原则”、“相契原则”等三大原则,这三大原则对于当下及来来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卫羚,,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贞节"观念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存在一个发生、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从本义到歧义、再到反思检讨,而在内容性质上则表现为从酷理到真情的曲折行进,这个过程也展示了...
[期刊论文] 作者:夏锦乾,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0
李承贵教授把“人文”的含义界定为来自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与思潮,因而他的所谓“人文儒学”实际就是西方人文主义+中国儒学,其“运算”得到的只能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眼中的儒学,而不是中国儒学本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