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8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15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南宋理学家、理学集大成者,尊称朱子。朱熹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
[期刊论文] 作者:郭立彬, 来源:环球市场 年份:2015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生思想.朱熹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朱熹主张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民最基本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青,,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介绍并分析朱熹关于"理"与"气"、与"太极"、与"心""性"、与万物之关系的论述,以及朱熹的人性修养和"格物致知"论。朱熹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也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认识论...
[期刊论文] 作者:郝永,,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朱熹辞赋通论是对他辞赋思想与辞赋创作的贯通性讨论,研究的文本对象有《楚辞集注》、他关于辞赋的论述以及《白鹿洞赋》等辞赋作品。朱熹辞赋内在地存在理学的本体、以《诗...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玲,,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5
朱熹眼中的王安石是全方位立体型的人物,朱熹对其优点刻画了很多,但对其缺点也毫不避讳。在《朱子全书》中,朱熹用《三朝名臣言行录...
[期刊论文] 作者:贾璐,,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本文论述了朱熹进行声训所采用的格式、朱熹声训所依据语音的性质以及朱熹对"右文说"的认识。朱熹在训诂中利用声训破除假借,探求同源,揭示事物的命名理据,打破字形的束缚而从语词...
[期刊论文] 作者:刘日平, 来源: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年份:2015
相传宋朝时的理学家朱熹好学多问,爱钻“牛角尖”。有一次,朱熹在一个偏僻的巷子里,偶然遇见了精通天文地理的好友盛温和。朱熹笑着问盛温和:“你提着篮子到哪儿去呀?”  ...朱熹听得稀里糊涂,想来想去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又问...
[期刊论文] 作者:沈时凯,,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建立于书院教育基础之上的朱熹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一教育思想与宋代理学家的哲学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在朱熹教育思想实践中,表现为朱熹主张以"形而下"的"格物致知"方法为指导...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芳,,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5
朱熹《诗集传》系前稿《诗集解》累次删改、流变而成,其成书过程亦是朱熹自身《诗》学思想发展成熟的体现。本文主要根据吕祖谦的《吕氏家塾读诗记》和束景南先生的《朱熹佚文...
[期刊论文] 作者:王培培, 来源: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15
程朱理学自周敦颐、邵雍及张载等人奠基,由程颢、程颐创立,后经杨时、罗从彦、李侗等人传承,至朱熹时集为大成.本文从朱熹早期理学思想的形成进行研究,分析朱熹早期理学思想的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郝永,,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所谓的朱熹的"诗"学通论,是基于其《诗》学、诗论和诗作整合为一的考察。朱熹于《诗》学上降次而不废黜《诗》,其路径是:在以《诗》为诗认知前提下,先废黜汉唐政教美刺的《诗...
[期刊论文] 作者:刘银锁, 邹婧婧,, 来源: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5
书院历史悠久,真正的兴起在南宋时,而南宋书院的发达又始于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朱熹一生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兴办书院上面,朱熹这样热衷于兴办书院和他一生都为之奋斗的"...
[期刊论文] 作者:柳哲, 来源:华人时刊 年份:2015
春节前夕,我在家整理家藏家谱,在《洪溪施氏宗谱》上,发现了一幅朱熹晚年题书的大字《家宝》手迹。"家宝"者,传家之宝也,足见朱熹对于家谱文化的推崇备至。该幅朱熹遗墨,与近年...
[期刊论文] 作者:董娟,,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5
理雅各英译《诗经》与朱熹《诗》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理雅各不仅赞同朱熹"自然的"批评风格,而且在废《序》言《诗》、比兴标定等具体问题上亦与朱熹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这使得...
[学位论文] 作者:刘云硕, 来源:河北大学 年份:2015
朱熹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集大成者,更是当时的一座高峰,让人望而敬畏。朱熹在理学方面继承二程和周敦颐的思想,并且还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某些内容,形成了一个以“理”为核心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史少博,,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5
朱熹认为死生有定命,是宿命论者,但是朱熹又主张"罕言命",其原因是他认为"人欲避祸,终不能避";"气之命"无法操控、"理之命"人可以把握;"若尽言命,恐人皆委之于命,而人事废矣"。朱熹"罕言...
[期刊论文] 作者:顾宏义,,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对于朱熹与丞相王淮之关系,因淳熙九年朱熹弹劾唐仲友及此后王淮反"道学"之事,故世人多着眼于两人间之交恶纷争,而对朱、王两人此前的密切交往却甚少关注。依据朱熹致王淮的...
[学位论文] 作者:耿芳朝,, 来源: 年份:2015
朱熹经典诠释学渊源于中国古代经典诠释传统,其理论自成体系,是中国哲学经典诠释理论的重要代表。本课题尝试以《论语集注》为中心,通过对引注来源的考究及分析探讨朱熹经典...
[期刊论文] 作者:黄云姬,,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年份:2015
朱熹的阅读教育,是为了实现"明人伦"、"穷天理"的目的,以培养巩固封建统治所需的各种人才。朱熹提倡整体阅读与反复玩味的辩证观照等阅读方法,并将阅读看成直接影响个体的智、愚...
[学位论文] 作者:白璐,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2015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儒学的发展史上,朱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朱熹在研究理学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一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