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春健,,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朱熹学识宏富,遍注群经,却惟于《尔雅》一经既无专门著作,又极少论说,学者对朱熹与《尔雅》关系的研究因此也十分罕见。从总体上说,朱熹对《尔雅》持一种较为明确的怀疑和否...
[期刊论文] 作者:詹向红,,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8
诚、信是朱熹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朱熹对诚、信内涵作了精辟地分析,并对诚信的伦理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作了进一步阐发,建立了理学家体用统合的诚信道德理论。朱熹诚信思想意蕴...
[期刊论文] 作者:杨燕, 来源: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试图从朱熹自己的说法出发,对朱熹所认为的道教所指,道教人物关系,以及他对宋代道教的评价等问题做一简单梳理。我们认为,朱熹所指的道教包括道家,同时涉及方士方术、黄老道以及后...
[期刊论文] 作者:铁皮鼓,, 来源:内蒙古教育 年份:2008
有一出经典的黄梅戏叫《朱熹与丽娘》,讲的是朱熹在武夷山讲学的时候,被一位年轻貌美但不甘心做封建礼教殉葬品的节妇胡丽娘给迷惑了。胡丽娘通过各种雅趣方式来引诱朱熹...
[期刊论文] 作者:吴恺,,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8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在他一生坚持不懈的求学和教学生涯中,朱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为学理念,本文拟对朱熹的学问之道从三个方面做一粗浅的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曹海东,,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08
“随文解义”是朱熹一向所倡导的经典解释方法。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闸发了朱熹对此方法所作的理论性论述,并结合其经典解释实践,考察分析了朱熹对此方法的运用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崔雪茹,,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 年份:2008
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是建立在“理”的基础之上的。朱熹主张重德轻欲,在治国德性上他提倡“仁者爱人”。朱熹还特别重视道德修养,认为“私欲净尽,天理流行”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期刊论文] 作者:陈才,,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朱熹作为...
[学位论文] 作者:于晶,, 来源: 年份:2008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兴盛的二千五百年进程中,前有“孔孟之道”,后有“程朱理学”,而朱熹就是继孔子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集大成者。朱熹在书法创作、书法思想等方面所取得的...
[期刊论文] 作者:乐爱国,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8
朱熹“格物”,并非是仅以此来“尽穷天下之理”,因此他强调“推类”。朱熹“推类”思想来源于二程,又对其依据与操作进行了论述。依照这一思想方法,朱熹在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中运用...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中国,,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朱熹易学思想影响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易学观,朱熹易学观是对易学总体的反思,它包括易学史观、对易之结构的认识,以及对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及其关系的整体反思。易学史观包...
[期刊论文] 作者:赵羽,,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2008
“文从道出”、“文道合一”的文学本体论是朱熹文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本文主要从朱熹的思想渊源、哲学主张,及其在具体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理论倾向等方面浅要探讨朱熹“...
[学位论文] 作者:张勇,, 来源: 年份:2008
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其意义在于吸收朱子学研究成果,全面把握朱熹思想,并进而对宋代理学发展史做出描述与评价。朱熹理学思想过程大体可分为心性论、宇宙论...
[期刊论文] 作者:王平辉, 来源:教育前沿·综合版 年份:2008
纵观朱熹的哲学体系,“理——气——物”结构便是其中的龙骨。    朱熹哲学体系的形成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一位博学的、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闽学的开创者。...朱熹哲学反映了两宋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发展的时代特征:历史发展到宋代,中国的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危机四伏。...朱熹从地主阶级长远利益出发,竭力从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为封建主作理论论证,并...
[期刊论文] 作者:杨颖川,, 来源: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8
在中国哲学史上,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批判存在误解的成分:一是没有真正弄清朱熹所谓“天理”、“人欲”的内涵,二是将“天理”和“人欲”之间的对立关系过分扩大了。论文还...
[期刊论文] 作者:潘斌,,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理学方面的成就掩盖了他的礼学成就。人们对朱熹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他的理学上,而于他的礼学涉及甚少。钱穆先生在《朱子...
[期刊论文] 作者:殷慧,肖永明,,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朱熹坚信《周礼》为周公所作,维护其作为礼学经典的神圣地位。这一态度既是对宋代《周礼》研究的反思与批驳,也与其为学宗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朱熹与王安石、陈傅良、胡宏在...
[期刊论文] 作者:孙迎春,王少云,,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8
朱熹理学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别具一格。学术界对朱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哲学领域,对其美学思想则比较忽视,文章主要阐述了朱熹理学美学中的绘画美学观。Zhu Xi’s aestheti...
[学位论文] 作者:程婕,, 来源: 年份:2008
本文尝试运用教育和哲学相交叉的研究方法,站在朱熹哲学思想的基础来研究朱熹的蒙学思想。通过朱熹蒙学思想和“下学上达”的分析,一方面揭示出朱熹为何如此关注蒙学;另一方...
[期刊论文] 作者:陈保同,尤吾兵,王惠霞,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伦理思想研究中常从“品质”维度来诠释德性的价值,朱熹德性之学超越传统德性“品质”论,把德性价值指向为“和谐”。在德性生发上,朱熹认为“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德性表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