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7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朱熹之易学,以其特有的易学风格,在中国易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朱熹易学之价值,在于他把易学看成是一门变易的学问,即所谓的“尚其变”。通过对朱熹易说的几个独具特色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名,, 来源: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 年份:2007
历史上曾有不少名人写了各具特色的劝学诗,但朱熹的一篇劝学诗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写成的。相传朱熹年老时,散步到一所学校。当时正是秋天,当他看到梧桐黄叶随风飘落,不禁感...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朱熹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涉及面极为广泛,但朱熹对佛教的理解具有肤浅性、对佛教的评价具有片面性等特点;朱熹对佛教的理解和评价之所以表现出肤浅性和片面性,在于朱熹...
[期刊论文] 作者:刘固盛,,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虽以儒学为正统,但对道家思想也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老子》的理解与评价、老子与释道、朱熹哲学与《老子》等几个方面分析朱熹的老学思想,可以发...
[期刊论文] 作者:黄清奇,,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07
朱熹是我国宋代的哲学家,知名度很高。严蕊是当时台州官妓,能填词,熟悉宋词的人对其有所了解。...有关朱熹与严蕊的故事,最早Zhu Xi is a philosopher in Song Dynasty of our...
[期刊论文] 作者:吴宇,, 来源:三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章对近10年来朱熹诗歌的现代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只有研究朱熹诗歌的现状和研究中应有的全面、公正性和重要性。才能使朱熹诗歌研究的道路有着更宽更远的研究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朱熹的学术思想不能归之于新儒学或道学与理学,而是融合了儒、释、道及诸子各家之学,走的是一条杂家的路径。朱熹融合诸家所体现的“杂”,也就成为其学术思想最显著的特性。朱熹...
[学位论文] 作者:陆庆祥, 来源:南开大学 年份:2007
朱熹作为一代儒学大师,有着丰富的自然山水审美活动。论文从朱熹自然审美的四个阶段,即自然山水审美的萌芽期、初兴期、勃发期以及消隐期,分别展开对朱熹一生自然山水审美实践的...
[学位论文] 作者:朱英坤,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既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典型代表,也是宋代儒学特别是理学的重要旗帜,在他身上有着鲜明的重伦理、重教化的色彩。研究朱熹的教化思想对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期刊论文] 作者:冯伟林,, 来源:国学 年份:2007
讲湖湘文化,绕不过朱熹。岳麓书院的石壁上有“忠孝廉节”几个大字,这是朱熹留下的墨宝,镌刻了八百四十年。写这几个字时...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靖,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07
朱熹曾在泉州同安县任主簿兼主县学五年.即绍兴二十三年秋七月到任.绍兴二十七年十二月离任。考察朱熹任职期间在文教方面的努力及此后与同安士人的书信交往.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朱...
[学位论文] 作者:刘伟,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07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和朱熹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苏轼是不世出的大诗人,而且书法、绘画等方面也堪称精绝;而朱熹则是理学大宗,影响了其后中国数百年。关于这两个人的研究在相应...
[期刊论文] 作者:王萍,,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时下学界批评戴震而为朱熹辩护的观点值得质疑,从学理上看,戴震学说与朱熹理学有着根本分歧。朱熹把皇权专制社会的统治秩序神化为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精神本体,构建了一套以先...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海军,, 来源:朱子学刊 年份:2007
朱熹与吕祖谦为挚友,吕祖谦对朱熹学术的形成影响最大,在朱熹一生学术中地位最不容忽视。二人屡屡进行学术合作,在两人几十年如一日的交往中,朱熹凡有重大学术问题,没有不征...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喜,,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07
朱熹之学应该概括为“宋代新杂家”,而不能概之以“新儒家”、“理学”。朱熹学说有着超越先秦时代杂家的内涵与特性,同时也有别于宋明时代一般意义上的“道学”,不同于明清时期...
[学位论文] 作者:朱惠嫣,, 来源: 年份:2007
朱熹作为一代理学大家,理学史上的集大成者,他所处的环境,他所受的教育,不仅在性格上、学术上、思维上甚至价值观念,都对朱熹产生巨大的影响。朱熹父亲朱松以程氏之学和司马...
[期刊论文] 作者:赵爱玉,,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7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翁,祖籍江西婺源,出生在福建尤溪,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宋史·朱熹传》载:朱熹“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登第五十年,仕...
[学位论文] 作者:宋成伟,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本文是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对朱熹哲学的本体论思想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朱熹哲学的本体论所要论证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存在之源就是人的价值之源,存在与价值是统一的。 儒家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苏敏,,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朱熹哲学“既是生命哲学,也是深层的生态哲学”。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朱熹对生态伦理产生的原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功用和行为实施等方面的观点,挖掘其...
[期刊论文] 作者:袁文春,,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朱熹作为理学家的巨大名声掩盖了其文学家的身份,因而他对文艺领域的精粹思想也不被人关注。要了解朱熹的"文道"观,只有先了解作为文学家的朱熹以及"文道"思想在他哲学体系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