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肖文郁,,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8
"书"、"尚书"、"书经"这三个称谓反映了不同的时代对于《尚书》不同的理解以及人们对其不同的认可程度。《尚书》的性质是"上古政史资料的汇编",《尚书》的成书最后是由秦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历代学者封《尚书》的研究和整理,形成了丰富的《尚书》学文献。宋代的《尚书》学文献较汉唐尤为宏富,因为经学发展到宋代,出现了新的学术风气,宋人以《尚书》为政治之学,用...
[期刊论文] 作者:王自强,于爱清, 来源:东南置业 年份:2008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为明代民居建筑群尚书第俗称“五福堂”,位于泰宁县城区胜利二街福堂巷,为明代天启年间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府第。尚书第建于天启三...
[期刊论文] 作者:朱岩,,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郑玄是汉学的总结性人物,其《尚书》训诂,是东汉《尚书》学之代表。郑玄《尚书》训诂,融古文、今文、谶纬于一体,是两汉《尚书》学谶纬化范围扩大的最好例证。通过郑玄,我们...
[学位论文] 作者:朱岩,, 来源: 年份:2008
尚书》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典籍之一。经学时代,它拥有着崇高的经学地位,成为历代学者潜心研究的对象,研究中心是阐发义理与溯源辨伪。经学式微以后,《尚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学位论文] 作者:白林政,, 来源: 年份:2008
尚书》研究在80年代以来开始升温,众多学者的专著与论文相继问世,重新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展开论述,即有关“伪《古文尚书》”的作者、流传时期、真伪...
[期刊论文] 作者:石冬梅,,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大统十二年(546)西魏改革了尚书省制度,将原来的六尚书三十六曹制改成了六尚书十二部制,尚书六部最后确定为吏、民、礼、兵、刑、工,郎曹十二部是:吏、民、礼、兵、刑、工、计、蕃...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良中,,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8
林之奇《尚书全解》是第一部援《学》、《庸》和理学思想系统阐释《尚书》的著述,他极力反对象数学的诬妄,高扬了作者唯物及无神论精神。林氏激烈批判了王安石《新经尚书义》...
[期刊论文] 作者:徐天兴,张洪玲,, 来源: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8
对今文《尚书》的反义词进行多方面的考察,揭示出今文《尚书》内部反义词的体系、构成和运用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徐天兴,张游玲, 来源: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8
对今文《尚书》的反义词进行多方面的考察,揭示出今文《尚书》内部反义词的体系、构成和运用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张鲁君,, 来源: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8
在中国古典文化典籍中,就目前所知,"信"字最早见于《尚书》。《尚书》中的"信"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重视"信"是上古帝王以来的普遍做法,他们把"信"看做是国之大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岩,,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8
两汉今古文《尚书》学与谶纬之学关系紧密。西汉时,谶纬思想与《尚书.洪范》"庶征"理论产生互动,直接影响了今文《尚书》学的研究特征。东汉初,随着谶纬的官方化,《书》类纬...
[期刊论文] 作者:滕秋玲,李象润,, 来源:春秋 年份:2008
尚书》,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最主要的经典和源头。尚,上也,书,史书也,是指上古史官书于竹帛简册的政事记载,故《尚书》即上古之史书。秦汉以前只称《书》,汉文帝刘恒以...
[学位论文] 作者:王媛,, 来源: 年份:2008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母体性质的经典。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尚书》史书性质与经学意义的强调与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它的文学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李吉东,,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8
由于对《尚书》与中国古史研究的关系的深切认识与理解,顾颉刚的《尚书》研究追求一种彻底的总结,因而他对《尚书》的整理与研究进行了整体规划,制定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他...
[期刊论文] 作者:原昊,, 来源: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郑玄《古文尚书注》亡佚,现存辑本主要有五种,其中《郑氏古文尚书证讹》是清代李调元纂辑并付梓刻印的一部《古文尚书》注本。《证讹》在引用字书解释字词、兼采诸说解释句读...
[学位论文] 作者:尹烨,, 来源: 年份:2008
(清)孙星衍所著《尚书今古文注疏》一直被后世学者视为治《尚书》最好的参考之一,其书广征博引,论述详实、精审。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孙疏的训诂内容进行了考查,分别是释义、辨...
[期刊论文] 作者:张恩普,马囡,,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8
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是零散的、宽泛的、芜杂的,有的甚至是不可靠的,这正是文学批评理论萌生之时应有的现象。然而,《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亦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其中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绪敏,,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伪《尚书》的考辨经历了从西汉到清乾嘉时期长达近1800多年的历史。一些人出于炫名、牟利或其他目的,先后伪造了两部伪《尚书》,一部是汉成帝时东莱人张霸伪作的百二篇《尚书...
[期刊论文] 作者:赵立伟,, 来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今本《尚书》与石经本《尚书》之异文可分为五类,这些异文表现为借字与本字、古字与今字的不同;其中亦存在义近通用、异体换用和文字讹变的现象。这对于我们认识早期《尚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