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柳耕,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4
诗人、诗评家吴开晋教授吴开晋先生,笔名吴辛,山东省沾化县人。1934年生。早在中学读书时,即有诗作发表。14岁考入华北大学文艺部后转入中央戏剧学院普通科。16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从事文艺宣传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柳耕,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一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开晋大家只知道他是温文尔雅的学者,但很少有人能想到他也是一名战士。1950年秋天,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52年冬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到了朝鲜。他...
[期刊论文] 作者:笛父,, 来源:诗刊 年份:1997
诗人、诗评家、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开晋先生收到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的邮件,被通知其作品《土地的记忆》获得1996年以色列米瑞姆·林德勃歌诗歌和平奖,《土地的记忆》原载...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开晋,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5
臧克家诗歌艺术风格的演变──论臧克家建国后的诗作吴开晋臧克家先生是中国新诗史上的大家,他建国前的诗作丰富了中国新诗的宝库,对新诗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的诗作有着...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开晋,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论韩作荣对诗艺诗美的不倦探索吴开晋每一位诗人的作品中,都有一个诗歌世界,他是用自己的心血营造出来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春芳,,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02
2000年秋,我刚考入山东大学的时候,就急切地想去拜谒吴开晋先生.这其中的原因,我想除了对诗歌的热爱,还有对吴先生为人为文仁爱的诚恳景仰.那时,我和吴老师虽未谋面,但已在书...
[期刊论文] 作者:姚尧,, 来源:诗刊 年份:1998
吴开晋在《东方智慧的延伸》一文中,认为东方智慧的延伸和东方诗学的张扬是当代华文诗歌的一种发展倾向,“以大陆、台湾为两大中心,兼及港澳及海外为多翼的华文诗,大都经过...
[期刊论文] 作者:耿建华,,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1987
吴开晋的《现代诗歌艺术与欣赏》(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很受广大读者欢迎。这部诗歌理论专著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新华社在为此书发的电讯稿中称其具有“完整的诗...
[期刊论文] 作者:冰迪,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0
吴开晋教授是当代著名诗评家、诗人,前不久他从80年代中期以来所发表的数百篇论文和评论中筛选出80篇,裒为一书,是为《当代新诗论》,已于1999年11月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
[期刊论文] 作者:耿建华,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由蔺羨壁、吴开晋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坛群星》第一册已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二册也即将付印。这套书预计出三到四册。在国内外学人日益把目光投注到中国当代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开晋,,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想象的特质和属性我们诵读屈原的《离骚》,曹子建的《洛神赋》,李白的《蜀道难》,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以及郭沫若的《凤凰涅槃...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开晋,, 来源:出版工作 年份:1988
多年来,对我国现、当代作家进行研究的论著可谓多样,但也不外乎“评传”、“专论”之类。今有丁国成、于丛扬、于胜三同志编著、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作家笔名...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开晋,,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0
新时期诗歌对传统文化有继承又有超越,各诗派的超越有不同表现:现实主义诗派丰富了表现手段,为古文化注入了新内涵;东方隐逸诗派对儒道“天人合一”给以更新,创造了“灵”美...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开晋,,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1993
周瑟瑟:24岁,湖南湘阴人,以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为主,笔名舟涉,马夫,岛子等,是世界华文诗歌协会会员。在海内外众多诗刊发表诗作和诗论。出版有诗集《缪斯的情人》、诗论集《...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开晋,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中国新诗自五四诞生以来,已向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当代华文诗歌,也展示了它独具的风采。以大陆、台湾为两大中心、兼及港澳及海外为多翼的华文诗,大都经过了向西方文化靠拢又转而向东方文化回归的过程。但这种回归并非简单的复古,又......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开晋, 来源:诗探索 年份:1999
杞兄: 你不愧为“忧国忧民”之士,你不但忧虑“天地崩坠”,会伤及国人和己身,而且对新诗的存在和前景也忧心忡忡。80年代初你对新出现的朦胧诗因一时不习惯其新颖的艺术...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开晋, 来源:淮南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新诗大千》是一部有特色的,不可多得的诗学著作,它在新诗多元性审美体验方面,所给予人们的重要启示为:风格流派的多样与自由,新格律诗必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天地,体式美与结构美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开晋,,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4
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他一生出版了十几本诗集。关于他的诗作在我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思想意义、对后世的影响,几十年来已有不少文章和专著论及,但从诗美的角...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开晋,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02
第一次和张朗先生见面,是1993年在重庆西南师大召开的国际华文诗会上,去大足石刻参观,有幸同车前往,一路相谈甚欢。后来连续收到他惠赠的诗集,令人欣喜。已过古稀之年,感情却喷薄而......
[期刊论文] 作者:吴开晋,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0
一、新时期诗坛的一朵奇葩当中国诗坛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时,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齐鲁大地,一朵奇异的艺术之花披霞绽放,它就是孔孚的山水诗.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一批中老年诗人高举现实主义的旗帜,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为中国的新诗恢复了声誉.与此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