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上生,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8
《楝集》与《红楼上生《楝集》作者曹寅(1658—1712),是曹雪芹的祖父。集中《楝诗钞》(以下简称《诗钞》)8卷,系曹寅晚年“手自刊落”(郭振基《〈楝诗别集〉题后》)“取前后诸作...
[期刊论文] 作者:世德,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1
【正】 一《红楼》问世后,出现了不少评论《红楼》的专著。其中有一种名为《红楼》的,成书的年代比较早。铨福在同治二年(1863)甲戌本跋中说过:“《红楼》纷纷...
[期刊论文] 作者:苗怀明,,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8
姚燮、陈其泰、履芬《红楼》批语关系辨苗怀明有清一代,《红楼》评点者众多,粗略统计,今所知对《红楼》曾进行评点者至少有二十四家,其中仍可见者有九家,此外还有三十多种...
[期刊论文] 作者:欧朝贵,, 来源:西藏研究 年份:1987
【正】 原在拉萨东郊,即今河坝林拉萨市委大院附近。是为纪念原民国政府蒙藏委员会驻拉萨办事处处长朴忱而建的。朴忱,字棫,山西省神池县人,生于公元1882年。早年...
[期刊论文] 作者:马秀娟, 来源:文物春秋 年份:1997
陈夔龙及其《杂记》马秀娟晚清末任直督陈夔龙所著《杂记》,是一部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书,以往对它研究不多,本文试图对其人其书作一简要介绍与评价。一、陈夔龙生平...
[期刊论文] 作者:舒,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3
【正】 《红楼新论》是溪同志有关《红楼》研究论文的一个结集,全书包括《曹雪芹的时代和〈红楼〉的创作》、《〈红楼〉的思想意义和历史价值》、《〈红楼〉对...
[期刊论文] 作者:芥舟,, 来源:乡音 年份:2001
在省会的新闻界和艺术界,很多人都知道张是个颇有影响的编辑,但他的书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最近,张突然拿出自己的几十幅书法作品在省会展出,这让很多朋友们都惊讶...
[期刊论文] 作者:永良,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8
《红楼》回目语言探美永良《红楼》的回目别具特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研究界对此已有一些论述,但一般都谈得很宽泛。因此,本文拟就《红楼...
[期刊论文] 作者:姣,正湘, 来源:湘潮 年份:1994
一位织的渔家后代──记湖南鑫海渔业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放军姣,正湘湖南鑫海渔业用品有限公司座落在沅江市郊的石矶湖区,占地30余亩。省委书记王茂林到这里考察,当了解...
[期刊论文] 作者:梅节,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0
一九九八年八月 ,应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邀请 ,参加在台北举行的两岸三地和海外华人的《红楼》学术讨论会 ,认识台湾著名的《红楼》研究者广定教授。在七十年代末八...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采.写.编 年份:2001
,1943年出生在正定县,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河北日报社高级编辑,《采·写·编》总编辑,河北省文联委员,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从事新闻工作之余习练书法,真、草...
[期刊论文] 作者:溪,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0
【正】 我开始注意曹雪芹和《红楼》的有关资料,并摸索着作一点研究,是一九六二年的事情。当时我还在大学读书,学的是文学理论专业,为了弄懂文艺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艺术典...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兴森,小丽,, 来源:协商论坛 年份:2001
金秋时节,南下鹰城采访一位知名企业家——叶县家皮鞋厂厂长。汽车在公路上疾驰,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望不尽的青翠茏葱诉说着今秋的收获……走进办公室,对面而坐的...
[期刊论文] 作者:上生,田湘,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7
《走近曹雪芹——〈红楼〉心理新诠》(上生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部探讨《红楼》文本与作家的深层心理联系的专著,它以作者的三重情结和小说的双向投射为论述...
[期刊论文] 作者:桦山,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1
【正】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楼研究论丛》,是一本《红楼》研究论文集。全书共收入傅继馥、德鸿等二十二位《红楼》研究者的二十一篇红学论文。...
[期刊论文] 作者:溪,,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4
一王昆仑同志的《红楼人物论》最近由三联书店出版了,这是读者盼望已久的事情。当我拿到这部印刷考究、插图精美、装帧大方的论著时,心头不禁一热,思绪一下子飞到二十...
[期刊论文] 作者:连荣,齐永昌,王传荣,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年份:1996
山东招远市蚕庄镇柳行村.是城镇户口的青岛下乡知识青年.他放弃了就工机会.从1985年干上了养鸡这一行.第一年养蛋鸡500只.盈利2000元.以后逐年扩大养鸡规模.1995年养蛋...
[期刊论文] 作者:溪,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6
【正】 红学的命运和《红楼》研究的前景红学的命运怎样?就其在发展中屡遭挫折而言,似乎命运并不见佳。就其已成显学,虽经曲折,仍在不断发展来看,自有其得天独厚、别个学科...
[期刊论文] 作者:世德,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7
’97北京国际红楼学术研讨会闭幕词世德女士们、先生们:’97北京国际红楼学术研讨会就要闭幕了。美好的、难忘的四天过去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以学术为重的会议,以友谊为重的会...
[期刊论文] 作者:傅雪漪,,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0
《红楼学刊》第一期载有吴新雷、宋铁铮二同志所写关于《二当衣》的注释,阅后似觉未妥,特提出个人见解供参考。一、按《二当衣》是京腔(北方高腔)文丑应工的一出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