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至喜;蔡季襄, 来源:文物 年份:1960
戈,是一件"赝品",并例举了六条"理由"证伪.于、姚两先生这种对文物负责的精神,是值得欢迎的.但是,我们认为于、姚两先生所例举的理由,都不足以确定此戈是赝品.1、铭文方面:于、姚两先生认为"戈字在纳柲之后...
[期刊论文] 作者:朱崇阶,, 来源:图书馆界 年份:1991
读到姚行地同志发表于《图书馆界》1989年第4期上的《百进位编号法、借号法及其它——兼与覃乐松、朱崇阶等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姚文》),深有所感。姚行地同志对...
[期刊论文] 作者:黄永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57
现在提出我们的意见来,就教于姚治...
[期刊论文] 作者:吕美生,, 来源: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1987
桐城派文论,始于方苞,继之刘大魁,总其成于姚鼐,都是以程、朱理学为理论基础,并自觉地把自己的诗文创作看成是为此而“文以载道”的工具。程、朱理学的基本特征是:将人际伦...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5
桐城派是清代的一个文派,创始于方苞,奠基于刘大櫆,而集大成于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有一套所谓“义法”的古文理论,所以后来人们把这个文派及其追随者叫做桐城派。...
[期刊论文] 作者:高至喜,蔡季襄, 来源:文物 年份:1960
戈,是一件"赝品",并例举了六条"理由"证伪.于、姚两先生这种对文物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技术情报 年份:1980
至今已生产了6台,前三台机组分别安装于姚孟电厂、望亭电厂,于1975年5月,1974年9...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凌云,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3
我想再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姚伯茂同志和其他同志。姚伯茂同志的第一点意见是:拙文所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62
魏源的生平与主要著述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初期启蒙思想家和史学家.字默深,湖南邵阳人,生于179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卒于1857年(清咸丰七年).出身于中小地主官僚家庭.十五岁时,始究心阳明之学,并好读史.二十岁,随父至京师,问汉儒家法于胡墨庄,问宋学于姚学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