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孙利,,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3
朱熹的心性思想一直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传统心性哲学的发展。近几年,学界对朱熹心性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对朱熹心性学的研究成果...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朱熹的人性学说李文朱熹人性学说不仅是对理学的贡献,也是中国古代人性学说史上的高峰。研究朱熹人性学说,对于深化我们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认识,正确区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
[会议论文] 作者:张万民, 来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1
  本文尝试重新评价朱熹的赋比兴解释体系,认为朱熹第一次真正地将赋比兴确立为一个有统一基础的解释体系。朱熹以“诵其本文,见其语脉”为基础,重视整章语脉,从而确定赋比兴的...
[期刊论文] 作者:姜国柱,, 来源:朱子学刊 年份:2003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遁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县)松岩里。朱熹十四岁时,父亲朱松逝世。朱松逝前,遗命朱熹:拜胡原...
[期刊论文] 作者:周国光, 来源: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生于闽之延平,祖籍安徽婺源,他是宋朝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封建时代“正统派”的大教育家。 朱熹信奉孔学,五岁读《孝经》,十九...
[期刊论文] 作者:曹之,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03
翻开中国出版史,一尊闪光的形象从宋代弹出——他就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出版家朱熹(1130-1200)。他的出版思想和实践,深值我们今日出版人学习借鉴。 宋代曾盛行盗版之风,朱熹...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玲,胡建红, 来源:武夷学院学报 年份:2020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四集电视纪录片《朱熹》,开篇确立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并解读其一生仕途坎坷的深层内因。朱熹以儒家“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作为自己的从...
[期刊论文] 作者:陳平,,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2016
最近,陳國代先生《文獻家朱熹:朱熹著述活動及其著作版本考察》終於出版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簡稱《文獻家朱熹》),作爲“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的作品...
[期刊论文] 作者:严国霞, 来源:新西部:中旬·理论 年份:2018
本文叙述了朱熹蒙童教育思想的理学基础。认为朱熹的蒙童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朱熹《童蒙须知》、《训蒙绝句》、《训蒙诗》中。注重基础知识教育:读书教育,强调学习的态度、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承贵,,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朱熹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涉及面极为广泛,但朱熹对佛教的理解具有肤浅性、对佛教的评价具有片面性等特点;朱熹对佛教的理解和评价之所以表现出肤浅性和片面性,在于朱熹...
[学位论文] 作者:陈必应,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2020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哲学史及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也正因其学名过显,以致往往掩其文学之成就,尤其是对其散文部分的研究所留开拓空间尤大。...经翻检、统计有关资料,统计出朱熹哀祭文创作达194题之众,为其文学创作的重要构成部分,而目前学者对朱熹散文关涉尚鲜,对其哀祭文之研究几经于无。...通过研究朱熹哀祭文之创作,不仅可加深对于朱熹学术、思想、文学、生平诸方面之认识,对于哀祭文之发展历程与理学家...
[期刊论文] 作者:徐清祥,,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5
在浙江衢州衢江区、江山、常山交界的乌石山下,有个名叫园林村的,那是南宋大儒朱熹后裔聚居之处,这里住着朱熹后裔1600余人....
[期刊论文] 作者:黄保万,, 来源:朱子学刊 年份:1995
朱熹闽学与二程洛学,皆是宋代理学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之一。朱熹闽学源于二程洛学,但又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洛学。而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则标志着洛学闽化的完成。朱熹理...
[期刊论文] 作者:秦 声,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06
宋代书院发展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传统,可以说完全是朱熹一个人的功劳。...朱熹和其他理学家们深感当时教育的衰落,功利之心太盛,认为“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学之所”,因此决心要继承前人读书山林的志气,别立书院,提倡他所带领的理学。  ...朱熹的教育理想当然是本于孔子的私人讲学。这种理想长久以来已形成一种重要的传统。北宋时更有胡瑗加以发扬,遂使吕祖谦所说的“依山林,即...
[期刊论文] 作者:苏敏,徐炳兴,,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本文以朱熹所作的为切入点,从朱熹作文的缘由,道教、道家之宇宙论对朱熹哲学思想的影响,道教、道家之阴阳五行理论对朱熹哲学思想的影响和...
[期刊论文] 作者:姜波, 刘艳,, 来源: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朱熹是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他的礼学思想也十分丰富。从天理之角度看,朱熹认为"礼者,理也",但同时也指出二者在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等同。朱熹的"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
[期刊论文] 作者:邓雄, 来源:邵阳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为纪念和祀奉这位大师,紫阳书院应运而生.南宋末,在朱熹故里徽州,当地人士与官员一道建成了第一个与朱熹有直接关系的徽州紫阳书院.明清时期,徽州人...
[期刊论文] 作者:郝桂敏,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朱熹注凡两易其稿,凡是吕祖谦所称"朱氏日"者,皆其初稿(即前稿),后稿即现在通行的.这里试将朱熹注的前后稿在诗旨、词语训诂两方面作一比较,并力图挖掘朱熹诗学转变的根源....
[期刊论文] 作者:邱汉生,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1990
朱熹是中国近古文化巨子,闽学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的一个重要学派.在今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朱熹和闽学,批判地继承闽学这份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
[期刊论文] 作者:张品端, 来源:当代韩国 年份:1998
朱熹在韩国的后裔张品端自古以来,中韩两国文化思想相通,衣冠文物相近,友好往来世代不绝。现在,韩国这块土地上居住有近15万宋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朱熹的后裔。朱熹后裔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