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源,,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4
中医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朱熹是孔子之后对儒家、对中国影响最大者。朱熹对中医文化的继承,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朱熹在其著作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医中药之哲理,本文选取其...
[期刊论文] 作者:乐爱国,,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3
本文简要梳理了研文朱熹《中庸》学的脉络,以期促进对朱熹的深入研究。...
[学位论文] 作者:孙银周,, 来源: 年份:2011
朱熹《诗集传》中蕴含了朱熹解析《诗经》的方法和《诗经》中的理学思想。朱熹解析《诗经》的过程,是以其解读《诗经》的方法结合《诗经》具体内容,引申至其理学思想的过程。...
[期刊论文] 作者:朱熹,, 来源:小学生作文选刊 年份:2016
朱熹的《墨梅》是对画卷中迎雪傲放的梅花进行了赞咏,立意超凡,情志高远。诗的前两句活画出梅花蕊寒枝瘦、...
[学位论文] 作者:刘源,, 来源: 年份:2014
朱熹的研究,大都关注的是其对理学的继承与集成。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众多研究者忽略了,这就是朱熹对中医的继承与贡献。朱熹深通医理药理,论证问题时处处以医理药理为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周慧珺,,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朱熹是南宋儒之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在很多领域对后之学者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朱熹的《周礼》观,对理解朱熹的礼学思想颇有参考价值,对学界关于《周礼》的争论也是种推...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孝青,,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介绍并分析朱熹关于"理"与"气"、与"太极"、与"心""性"、与万物之关系的论述,以及朱熹的人性修养和"格物致知"论。朱熹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也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认识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南,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全面核查朱熹传世著作中的语音文献,可以发现朱熹针对文献语言中古音问题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并非限于“叶音”一隅。除了通过诗骚中的叶音系列展示其古音的考释成果外,朱熹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朱熹之易学,以其特有的易学风格,在中国易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朱熹易学之价值,在于他把易学看成是一门变易的学问,即所谓的“尚其变”。通过对朱熹易说的几个独具特色的...
[期刊论文] 作者:詹向红,,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8
诚、信是朱熹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朱熹对诚、信内涵作了精辟地分析,并对诚信的伦理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作了进一步阐发,建立了理学家体用统合的诚信道德理论。朱熹诚信思想意蕴...
[期刊论文] 作者:张收, 张美玲,,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朱熹思想研究中,时常涉及朱熹对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朱熹对管子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孔子对管子观点的发挥、朱熹与管子之间的思想冲突以及对管子著述的质疑与研究3...
[会议论文] 作者:朱瑞熙, 来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 年份:1989
<正> 本文是《一论朱熹的政治主张》(载中国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编《朱熹与中国文化》)一文的续篇。...笔者在《一论》中集中阐释朱熹在对待金朝方面的态度,指出他早期改变过主张,最后主张宋朝坚守国土,反对贸然北伐,也反对向金朝屈膝投降;同时,他还痛斥卖国贼秦桧。总之,他不愧为一位爱国者。...本文则将集中论述朱熹在内政方面的主张,首先论述朱熹的“通变”理论,其次论述朱熹在内政各方面的具体主张,最后论述朱熹政治主张...
[期刊论文] 作者:曾纪鑫, 来源:书屋 年份:2016
我真正研究、了解朱熹的思想与学说,缘于十年前《永远的驿站》一书的创作。作为一部描写福建地域文化的系列散文集,朱熹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关键性人物。当时,朱熹在闽北的活动区域,我仅去过武夷山一地。...因此,有关朱熹辞世及下葬建阳的描写只能凭借资料与想象。...对此,我在该书《多维视野中的朱熹》一文中写道:  朱熹死时,理学仍被朝廷视为“伪学”遭到禁绝,作为“伪学魁首”的他,在世俗社会特别是势利者眼中,是一位避之唯恐...
[期刊论文] 作者:方利山, 来源: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朱熹理学对当官“为民”思想的阐发,丰富了儒学“民本”、“为政以德”、“官为民役”的内涵,一 朱熹的“为民”思想和为官实践,闪现出朱熹理学的人民性光辉,是朱子思想精华...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建宏,朱丹琼,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旨在探讨朱熹的《大学》观 ,即朱熹对《大学》的解释中所体现的理学思想。朱熹通过对《大学》文进行补移 ,将其变成宣传理学思想的理想蓝本。他在解释《大学》的过程中 ,利用...
[期刊论文] 作者:陈伦敦, 来源:武夷学院学报 年份:2016
在《楚辞后语》中,朱熹猛烈批判扬雄。班固、韩愈、司马光、晁补之等人都对扬雄评价甚高,扬雄被尊称为"扬子"。朱熹也并非一贯都是批判扬雄。朱熹批判扬雄依据不足。扬雄是朱...
[期刊论文] 作者:檀作文, 来源:中国诗歌研究 年份:2003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1)朱熹何以要废《诗序》?(2)朱熹是怎样具体批评《诗序》的?(3)前人对朱熹废《诗序》的评价是否公允?在资料长编的基础上,对朱熹求诗本义与废《序》...
[学位论文] 作者:史少博,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04
从古今国内外对朱熹的研究现况来看,学者专家对朱熹的理学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也对朱熹的易学进行过探讨,近几年,有些人开始注意朱熹理学和经学关系的研究,而易学又是经...
[学位论文] 作者:李兵,,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2020
朱熹早年出入佛老之间,虽此后径归儒圣,然不可否认的是,朱熹思想中有佛禅的思想因素。通过梳理朱熹的诗作可知,朱熹诗作中有大量涉佛写禅的作品,体现于佛禅语典、佛禅意象及...
[期刊论文] 作者:夏绪仁,夏昌武,,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朱熹博大的思想体系蕴涵了极为丰富的法律思想。科举中法律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者的影响,使朱熹认识到“刑法皆是着实有用之事业”,法律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朱熹的法律教育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