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595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5
本文以淮河流域中游皖北地区近20个州县为对象,对明至民国时期计500余年的蝗灾发生次数、时空分布、原因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流域中游地区最近500年来的蝗灾无...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11
明清时期,是淮河流域环境负向变迁时期。受黄河南泛的影响,地处淮河中游的皖北地区自然灾害频仍,该地社会生活与习俗也由此发生相应变化。作为环境变迁的一种社会应对形式和...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2
本文从灾害历史文献学的角度 ,对两《汉书》之《五行志》的价值进行了探析 ,认为《五行志》的出现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因此 ,其在两汉灾害状况研究、两汉历史气候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台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献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察举制的推行,促进了经学的繁荣和大规模文献整...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9
"合一"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基本内容为"万物一体"、"天人相参"等。天人之间的"合一",指的是人主动地与"天"相"合",而非"天"与人"合"。为...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9
察举制度是两汉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士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对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2
灾以其特有的方式贻“害”于社会,人类之政治、经济乃至思想、文化等社会事象皆有其深厚印记。两汉时期灾害频发,给两汉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初步研究,将灾害......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19
明清时期的皖北,水旱灾多发,农耕粗放,民众生活维艰,民人多流徙谋生,进而衍变为逃荒风习。此风的形成,先后经历了趁食、逃荒、趁荒三个阶段。明中期以前的趁食,主要是灾后民...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0
秦汉时期的燕蓟,"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是北方重要都会。"载纵载横"的陆路交通乃支撑燕蓟都会地位的诸条件之一。秦汉时,至少有10条道路交会于燕蓟:东和东北向的卢龙、无终...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2007
儒家不仅关注社会和谐,而且关心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产生了儒家生态意识。儒学是传统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生态意识诞生于中国传统社会,其生态意识具有既区别于现代生态伦...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10
有清一朝,皖北行政区划调整分直隶州与府的调整、裁并与析增州县、佐贰官的移驻外署几种情况。雍正时,针对皖北凤阳一府辖域过大、人口众多和距统治中心遥远而难以进行有效行...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前人对《周易》“王用三驱”的释说,大致可分政务说、道德论两类。前者以王弼、孔颖达为代表,主要从狩猎文化的角度,用“三驱之道”喻比王者“唯贤是与”的用人之道。这一释...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2008
折色即税粮折征。明政府对折色对象、种类及其实施程序等都有一定要求。明时期,风阳府灾荒迭发。明政府在风阳府开展救荒时,就曾采取了折色这一荒政手段。就明代风阳府情况而论......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8
“罢黜百家”语出何人陈业新每提及“罢黜百家”,人们便自然想到其对应的概念:“独尊儒术”。许多人根据董仲舒的对策:“《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由花鼓小锣、花鼓灯和花鼓戏构成的"凤阳三花",彼此在内容、形式和流行范围,以及百姓的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大不相同。就其渊源而言,花鼓灯之"打花鼓",主要源于唐宋...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2
灾害的发生 ,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多重因素。两汉时期不当地发展农业及手工业 ,尤其是较为发达的冶炼业 ,是破坏生态和引发灾害的重要因子 ;盛行于两汉的浮侈世风对林木资源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2
本文从农事活动时节、物候和干湿状况三个方面对两汉时期的气候情状进行了历史学的再考察。认为 :在冷暖变动方面 ,两汉时期的气温比其前的春秋时期气温要低 ;与今天相比较无...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民国时期,以农民为主体的皖北民众生活极端贫困。首先,农户收入普遍过低,衡之以当时的一般收入标准,其农户绝大部分处于贫困状态;其次,受收入偏低的影响,皖北农户整体消费水...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目前的灾害史研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显著者就是因研究主体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差异而形成的灾害内、外史研究的分离,并由此衍生出诸多不足。深化灾害史研...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业新,,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荀子的“天人”观是儒家一贯的“天人合一”论,而不是所谓的“天人相分”。其“明于天人之分”强调的是天、人各有其职分,人应遵守其本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亦并非忽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