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 来源:热带林业科技 年份:1984
格氏栲(Castanopsis kauakami Hay),又名青钩栲,是稀有珍贵常绿大乔木。树干圆满通直,材质坚实,耐腐性强,是造船、桥梁、桩柱、枕木和建筑等优良用材。果实含淀粉多,树...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4
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又名青钩栲,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据报道,仅1943年日本人伊藤诚哉在我国台湾省发现过煤病(Meliola sbiiae yamam),甚今未见有新病...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8
黑荆树叶斑病的病原菌是(Phyllosticta hasijae)其分生孢子器大小是62.3-76.1μ×41.5-62.3μ,分生孢子是4.3-12.1μ×1.73-4.32μ。孢子萌发适宜温度20℃—25℃,相对湿度85...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7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 De Wild),又名澳洲金合欢。树皮含单宁量42.8—49.63%,纯度81%以上,是当今世界上最优质的凝缩类烤胶原料;也是良好硬质材和薪炭材树种。我国自五十...
[期刊论文] 作者:钟景辉,蔡秋锦, 来源:森林病虫通讯 年份:2000
该文较全面地概述了百合病害种类,包括百合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生理性病害及线虫病和螨害等;结合百合的栽培特点,提出了百合病害的持续治理策略,包括培育使用抗病或不带有害生物的......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罗群荣,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99
研究结果表明,半穿刺线虫病在福建省各杉木产区均有分布,其中顺昌、建阳、沙县、南平、政和、连江等县(市)受害较重,苗圃受害较轻。该线虫自然分布与土壤质地、坡向、林龄3个生态因......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林邦超,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杉木半穿刺线虫新发现三种寄主植物杉木、柳杉、野柿,原国内外报道寄主植物有柑桔、甜橙、橄榄、葡萄、紫丁香、核桃、杏树、海棠、苹果、梨、柿树、构桔、黄杨、桂花、兰棕等......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刘巧云,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0
研究结果表明:4个生态因子与南京裂爪螨(Schigotetranychus nanjiugersis)卵量消长的关联序为湿度〉天敌〉降雨〉气温;与幼、若、成螨量关联序为湿度〉降雨〉气温〉天敌;与整个种群数量关联序为湿度〉降雨〉天敌......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罗婉珍,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98
通过植物粗提取对杉木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的毒杀效果的筛选与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苦楝(Melia axedarach)叶汁稀释500倍液,泡菜(Brassia deraca)叶汁稀释100倍液,木麻黄(Casuarine eguiselifnlia)叶汁稀释50倍液的浓度,毒杀效果均达到80%以上,增添了无公害的......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林邦超,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99
对25个杉木家系的一年生实生苗根际人工接种等量杉木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semipenltrans)二龄幼虫,叶部喷洒等浓度的炭疽病原菌分生孢子,三年后测出叶部炭疽病病情指数,苗木地径和高生长量,分析结果表明,编号......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刘巧云,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1999
研究结果表明,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 Rimando)营两性或孤雌生殖产雄卵;雌螨日产卵1-2粒,一生平均产卵9.8粒;林间自然性比为2.35:1,该螨以雌成螨和卵滞育,11月中旬入蛰,3月上旬出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各螨态发育历期随温......
[期刊论文] 作者:王邵军,蔡秋锦,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从2002~2004年,在福建省柳杉主要产区采集线虫样本,共鉴定线虫12属12种,为国内在柳杉上属首次报道. 其中Tylenchorhynchus nudus, Tylenchorhynchus martini,Helicotylenchus...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龚其锦,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1990
近几年,我们对杉木普遍生长衰退及杉苗死亡进行研究,新发现了杉木半穿刺线虫病,病原线虫鉴定为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 Cobb。通过定点定时定量系统观测,该线虫在福建年发...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刘广祥,沈友爱,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98
历经1995-1996年,对龙岩市引种来自美国的火炬松人工林4666.7hm^2,进行了定点抽样调查和观测,采集标本及实验室内分离培养和鉴定,其中松针褐斑病,松枯梢病,松赤枯病为害面积大且严重局部林分已出现成片......
[期刊论文] 作者:张飞萍,蔡秋锦,钟景辉,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01
在25℃温度条件下,用黄金间碧竹(Bambusa vulgaris cv.vittata)叶饲养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 Rimando),应用生存分析理论和多维矩阵模型组建竹缺爪螨种群生命表,计算得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伟,施丹阳,蔡秋锦,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0
经调查和鉴定 ,福建锥栗主要病害是溃疡病、炭疽病、锈病、白粉病、瘿袋病等 13种 ,不同程度地为害而造成提早落叶、落花、落果、枝枯和枯株 ,阻碍了锥栗的生长和发展After...
[期刊论文] 作者:蔡秋锦,龚其锦,林凤京, 来源:福建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木荷苗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黑褐色,大小是86.6~198.8μm×49.5~123.2μm,分生孢子单细胞,长圆形,大小为 6.4~7.5μm×2.5~3.0μm,分生孢子梗分枝;鉴定为Dend-rophom...
[期刊论文] 作者:王邵军,蔡秋锦,阮宏华, 来源:生物多样性 年份:2007
为了考察地上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土壤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作者对闽北退化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位研究。研究表明,线虫群落对植被不同恢复阶...
[期刊论文] 作者:王邵军,刘勇,蔡秋锦,彭九生, 来源:江西林业科技 年份:2004
于2002~2003年间,发现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柳杉绿化林带有严重病害发生,经过病原鉴定为柳杉赤枯病(Cercospora secoiae).同时,从柳杉病区林木根系及根际土壤分离到大量双宫螺...
[期刊论文] 作者:王邵军,蔡秋锦,阮宏华,,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08
为了考察生境变化对根际线虫群落的影响,对闽北柳杉3种生境的根际线虫群落生态特征进行了为期1年的定位研究,共捕获柳杉根际线虫56327条,分别隶属于线形动物门2纲4目12科35属。结果表明:生境之间线虫数量差异显著(P冬季>秋季>夏季。夏季极显著少于其它季节(P1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