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米振莉,, 来源:轧钢 年份:2014
2014年5月25日在天津远洋宾馆召开了中国金属学会金属材料深度加工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由金属材料深度加工分会主任委员唐荻主持。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
[期刊论文] 作者:唐荻,米振莉, 来源:轧钢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唐荻,米振莉, 来源:轧钢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米振莉,罗光敏,, 来源:中国冶金 年份:2012
由中国科协和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14届中国科协年会2012年9月8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开幕。2 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各学科领域,工作在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参...
[期刊论文] 作者:唐荻, 米振莉, 苏岚,, 来源:轧钢 年份:2015
介绍了激光拼焊板与连续变截面板技术、内高压成形技术、热成形技术和冷弯成形技术等多种先进的汽车板成形及深加工技术,总结了汽车板及其深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同时...
[会议论文] 作者:毛小玲,苏岚,米振莉, 来源: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 年份:2015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钢丝拉拔工艺过程的分析模型,研究了工作锥角和道次压缩率对拉拔过程变形均匀性的影响,提出并分析了如何通过改变工作锥角和压缩率改善心部变形不...
[期刊论文] 作者:江海涛, 唐荻, 米振莉,, 来源:钢铁研究学报 年份:2007
先进的高强度钢在汽车减重、节能、提高安全性、降低排放等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在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超轻钢车身——先进概念车等项目上得到了应用和推广。简述了先进...
[期刊论文] 作者:米振莉,王东,江海涛,, 来源:材料热处理学报 年份:2015
利用背散射电子(EBSD),X射线(XRD),扫描电镜(SEM)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等方法,研究Al对Fe-18Mn-0.6C系高锰钢的层错能,力学性能,孪晶数量,延迟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米振莉,潘殿军,江海涛,, 来源: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2015
为了开发新一代冷轧低合金超高强钢,利用连续退火实验机对Ti-0.12%、Nb-0.076%的冷轧低合金超高强钢进行连续退火实验,设计了760~830℃四种不同退火温度,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实...
[期刊论文] 作者:唐荻,米振莉,陈雨来, 来源:钢铁 年份:2005
为了满足未来新一代汽车工业发展的需求,开发了大量的新钢铁材料,如超高强钢(AHSS)、高强钢(HSS)、双相钢(DP钢)、TRIP钢,TWIP钢等。介绍了这些钢铁材料,给出并分析了它们的...
[期刊论文] 作者:唐荻,米振莉,陈雨来, 来源:轧钢 年份:2005
从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形势及国内市场需求的角度,探讨了钢材深加工的发展方向问题,对如何使产品从初级产品逐步向用户延伸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会议论文] 作者:李会健, 米振莉, 苏岚,, 来源: 年份:2004
由于高速线材在斯太尔摩冷却线上不同位置搭接密度不同,导致盘条不同位置冷却不同,造成不均匀性,影响盘条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高速线材搭接点和非搭接点分别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辉,米振莉,张华,赵奇,, 来源:材料导报 年份:2017
设计了一种中碳中锰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基于热力学平衡理论计算分析了其相变过程,通过扫描电镜(SEM)、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实验钢经不同热处理......
[期刊论文] 作者:唐荻,米振莉,陈雨来,, 来源:钢铁 年份:2007
介绍了最近十几年轧钢行业的技术进步、最新发展和目前的状况,分析了热轧带钢、宽厚板、冷轧、不锈钢生产的新技术新装备以及品种开发的方向和趋势。...
[期刊论文] 作者:米振莉,代永娟,唐荻, 来源:汽车工程 年份:2004
从两个方面研究了汽车用Fe-Mn-C系TWIP钢,一方面从生产工艺上,研究了退火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其工业生产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原位拉伸试验观察其变形过程中...
[期刊论文] 作者:唐荻,蔡庆伍,米振莉, 来源:钢铁 年份:1998
介绍了国外关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中影响产品质量各种因素的研究成果,对于一些主要的影响原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且给出了某些钢种的工艺参数控制的优化结果,使人们对采用薄板......
[期刊论文] 作者:许斌,李守华,米振莉,, 来源:金属热处理 年份:2016
采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机对超高强双相钢DP980进行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其在950~1150℃、道次间歇时间1~500 s条件下的静态软化行为,并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唐荻,蔡庆伍,米振莉, 来源:轧钢 年份:1999
1发展历史薄板坯连铸连轧是80年代末出现的新技术,是钢铁工业近年来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从1989年第一套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热轧板厂投产以来,至今已有约40条生产线投产或...
[期刊论文] 作者:唐荻,蔡庆伍,米振莉, 来源:轧钢 年份:1999
目前,世界上拥有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冶金设备公司主要有4家,其工艺技术各具特色。1薄板坯连铸连轧的技术特色1.1西马克(SMS)的CSP技术该技术采用漏斗型结晶器,立弯式连铸机,辊底式......
[期刊论文] 作者:唐荻,米振莉,蔡庆伍, 来源:轧钢 年份:1999
1 引言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热带的质量,但也有局限性,一些高质量的热轧板带尚不能用此技术生产;对于可以生产的产品,在生产控制方面也要注意,并非把传统工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