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玉林,, 来源:金田(励志) 年份:2012
齐沪扬教授与陈昌来教授主编的《应用语言学纲要》一书,在学术界颇受欢迎。笔者认为,齐沪扬教授与陈昌来教授主编的《应用语言学纲要》一书,不仅大量的引用了学术界新兴的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语言与翻译 年份:2016
齐沪扬教授,男,浙江天台人,1950年8月生于上海。199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带头...
[期刊论文] 作者:齐沪扬,, 来源:世界汉语教学 年份:1996
空间位移中主观参照“来/去”的语用含义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齐沪扬Absract“来/去”(come/go)canhavesubjectiveandreferentialfunctionswhenusedtoexpressamovingspatialpoPragmatic...
[期刊论文] 作者:吴海娟,, 来源:大家 年份:2010
文章在充分肯定齐沪扬教授主编的一书的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的同时,从语法学、逻辑学等方面指出了该书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语言与翻译 年份:2016
齐沪扬教授,男,浙江天台人,1950年8月生于上海。199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带头人,上...
[期刊论文] 作者:齐沪扬,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94
“N+在+处所+V”句式语义特征分析齐沪扬0.1在现代汉语空间位置系统中,物体、物体运动的方式、物体运动的处所是三个最基本的语义要素。由这三个基本语义要素的不同隐现而构成的各种语...
[期刊论文] 作者:王功平,, 来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8
2008年12月3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齐沪扬教授应邀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作了题为“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法应该研究什么?”的专题报告。齐教授的报告包括3部...
[期刊论文] 作者:马辰庭,,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4
在《突显、激活与转喻的实现》一文中,李文浩和齐沪扬提出了认知突显是转喻的动因而非机制这一观点。该文认为,该观点忽略了转喻目标义突显的可能性,仅考虑到转喻来源义突显...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容洙,齐沪扬,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97
孔在锡先生与韩国的中国语学研究*韩容洙*齐沪扬孔在锡先生1937年3月20日生于韩国京畿道。1963年于汉城大学中文系毕业,旋即入汉城大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66年毕业。...
[期刊论文] 作者:王珏,张豫峰,胡清国,宗守云,杨光俊,齐沪扬,, 来源:对外汉语研究 年份:2013
齐沪扬(齐):今天是樱美林大学的《汉语与汉语研究》杂志编辑部和上海师范大学的《对外汉语研究》杂志编辑部两个单位联合召开的汉语与汉语教学研究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的主题...
[期刊论文] 作者:齐沪扬, 来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1)讨论语气词“的”、“了”的虚化机制,分别在结构形式、语义变化、表达方式等方面展开,用“语法化”的理论检验汉语中具体的事例;(2)从语气词“的”...
[期刊论文] 作者:齐沪扬,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区别词的归类在语法学界存在着分歧。本文运用必要功能作为分类标准。采取逐级分析的方法,剖析了把区别词归入形容词、体词的不足之处,认为区別词是与体词、谓词并列的加词。...
[期刊论文] 作者:齐沪扬,, 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3
语气副词在副词中是较为独特的 ,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都与其他副词有较大的不同。本文认为 ,语气副词是表示语气范畴的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 ,在语气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归结...
[期刊论文] 作者:齐沪扬,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2002
本文认为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的说话人针对句子命题的一种主观意识 ,语气是一种语法范畴。本文在详细考察语法文献中对语气系统的论述之后 ,总结了以往研究中的得失 ,在前...
[期刊论文] 作者:齐沪扬,,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对称性原则和变换分析的关系问题。祈望通过讨论,对下列问题能有较清楚的认识: Ⅰ、对称性原则是建立在本体层次及认识层次的哲学基础上的;...
[期刊论文] 作者:齐沪扬,,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言语交际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符号传递一定的信息,信息是符号化了的东西。交际过程中对语言的运用,实际上就是一种符号功能的体现。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出发,讨论如下问题:1、...
[期刊论文] 作者:齐沪扬,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本文论述了动作“在”字句的语义特点、句法特点、语用特点以及动作“在”字句中物体的位置和参考位置的关系,并归纳出动作“在”字句在位置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句式义。...
[期刊论文] 作者:齐沪扬,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本文讨论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问题。首先对讨论的对象语气词作出界定。认为语气词功能的含义应该是宽泛的,不仅表现在表义上,还体现在其他方面;语气词的功能不仅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齐沪扬,,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着”字句是表示静态位置的位置句中的一种,“着”字句根据内部隐含的语义的不同,可以分为着1句,着2句和着3句。本文着重讨论这三种“着”字句的内部差异:1.不同的“着”字...
[期刊论文] 作者:齐沪扬,,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1898年《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诞生后,在较长时期内,许多语法学家,沿着《文通》的体例,模仿西方文法,以古文为研究对象,写出一些语法著作。较著名的有:章士钊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