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8
应严肃对待文言普及读本的译注──《历代寓言选》误译举例鲍善淳近十年来,古代作品的译注本以空前的高速度大量涌现,对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宁,,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1
后来看到了鲍善淳先生的《新版戴本标点献疑》——文...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3
【正】 《古汉语研究》1992年第1期刊载的《说“雁行”》一文对提出的问题未能作出清晰的交代,其主要论点也值得商榷,有补充、订正的必要。 在现存的古代文献资料中,“雁行”...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正】 四十年代,王力先生写过一篇题为《汉字的形体及其音读的类化法》的论文.指出,语言学上有所谓类化法,“只要是同类的词,其形式往往趋于一致”,“因为由类推而发生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2002
《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都认为“除”作名词,在古代的主要意义是指“宫殿的台阶”。其依据是《说文》“除,殿陛也”。所举上古时期的书证也相同,其一是《史记·魏公......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4
【正】 在汉语修辞史上,曾出现一种既不合文理而又艰涩费解的表达方式——藏词。虽然到宋元以后已逐渐销声匿迹,但毕竟作为古汉语修辞手法之一,在文坛上流行了数百年之久,对...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0
【正】 关于“军”字的意义,《说文解字》车部云:“军,圜(环)围也。从车从包省。车(各本作“军”,从段注改),兵车也。”《广雅·释言》:“军,围也。”玄应《一切经音义》...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2
《水经注·淇水》“不异毛典”一段话,今人多误解。事实上,无论是从郦道元的治学方法与《水经注》通例来考察,还是从历代学者的理解来看,其本意在于“据目验以申毛”。原文“......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2
①细水东流,注于崛谷,侧溪山南有石室。(卷四《河水注》)②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侧湖,……湖水引渎东入西郭,东至历城西而侧城北注陂。(卷八《济水注》)③其一水东出,注金台陂。陂......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正】 古书之所以难读,是由于古代汉语无论在语音方面、词汇方面、语法方面,都跟现代汉语不很一样。但从语言的发展史来看,词汇的变化是最快的,其次是语音,第三才是语法。斯...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一)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随着“经学”的昌盛,传统的“小学”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以戴震为首的皖派。段玉裁,师事戴震,在音韵、训诂等方面都取...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正】 最近,由于教学工作的需要,翻阅了近几年出版的几种辞书,对其中某些成语的释义,有不同看法。随读随记,得十余则。略加考辨,分类条录如后。成语中的古词古义成语绝大多...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所谓“句读”,过去认为,“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就是说,一句话语意已完,叫做“句”:语意未完,可以稍加停顿,叫做“读”。前者...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79
《史记·陈涉世家》云:“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史记·高祖本纪》也有“号为张楚”一语。有的读物据此把陈涉起义所建立的政权称之为“张楚政权”,或“张楚国”;相应地把陈涉称为“张楚王”。似可值得商榷。应当看到,《史记》对陈涉起义所建立的政权,有时......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3
采用排比例证、综合归纳的方法,对《水经注》中几个多次出现而又意义较为特殊的词语作出深层次的考释,补充订正了大型辞书及现有校注本中存在的一些疏误。...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3
在《水经注》的诸多版本中,武英殿聚珍本(简称“殿本”)是最为流行的,这绝不仅仅因为它在有清一代是“钦定”的官本,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可以代表明清郦学考据学派全部成就的优秀......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著书难,注书更难”为古诗文作注,洵非易事.清代学者杭世骏曾说:“作者不易,笺疏家尤难”.黄本骥也说:“著书难,注书更难”.这些话的确有道理.著书是直抒胸臆,言其所...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5
【正】 《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这是“丛祠”一词的最早出处。何谓“丛祠”?《辞源》释为“乡野林间的神庙”。《辞海》释为“建在荒野丛林中...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2
【正】 “前茅”一词,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茅,明也。或曰时楚以茅为旌识。”“茅,明也”,引自《尔雅·释言》,是声训。不是说这里的“茅”可以用“...
[期刊论文] 作者:鲍善淳,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0
《淮南子·说山训》:“越人学远射,参天而发,适在五步之内,不易仪也。世已变矣,而守其故,譬犹越人之射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