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之栋, 来源:理论导刊 年份:1988
【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从1949年到1986年,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了6.6倍,年平均递增5.3%,尤其是三中全会以后的八年,年平均递增10.5%.农业的...
[期刊论文] 作者:高之栋, 来源:理论导刊 年份:1988
【正】 我国是一个经过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但仍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后列出国家。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系的。只有生产力的高度...
[期刊论文] 作者:高之栋,, 来源:软科学 年份:1993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的三要素是参加劳动的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无一不同科学技术紧密相关。参加生产劳动的人的素质主要是科学技术索...
[期刊论文] 作者:高之栋,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1993
1 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 1949年前,我国科学技术非常落后,发展缓慢。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全国科技工作者40年的艰苦奋斗,科技成果繁花...
[期刊论文] 作者:高之栋,,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9
由中国科技史学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和西安石油学院联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与社会》学术讨论会,今年11月将在我院举行。这次学术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高之栋,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04
1 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 1949年前,我国科学技术非常落后,发展缓慢。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全国科技工作者40年的艰苦奋斗,科技成果繁花似锦...
[期刊论文] 作者:高之栋,张勇, 来源:江苏水利 年份:2002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20世纪70年代初引入我国,80年代各地水土保持专家对方程中诸因子的取值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地降雨特征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同,降雨侵蚀力...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海,高之栋,,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9
对赣榆县横山区实行生态修复及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发现,在丘陵山地植被修复过程中,阳坡、半阳坡植被演替趋势呈现出以山红草+茅草+野山梅和山红草+贾莲子+茅草为主的两个植物...
[期刊论文] 作者:高之栋,李德勤,,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10
对江苏省建立地面监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江苏省水土保持地面监测体系的建立原则。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对水土保持地面监测体系的构建思路......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海,高之栋,,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9
生态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是水土保持建设的新思路。近年来,各地都非常注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生态修复效果的监测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该文对苏北丘陵山...
[期刊论文] 作者:高鹏,高之栋,, 来源:亚热带水土保持 年份:2017
242省道苏鲁交界至赣榆青口段改扩建工程跨越江苏省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江苏省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水土流失易发区,根据不同区域的地貌和土壤类型,在分析该工程不...
[期刊论文] 作者:姜波,高之栋, 来源:江苏水利 年份:2001
1 引言径流场泥沙测验是水土保持试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划分土壤侵蚀等级、分析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的重要依据.径流场泥沙测验中,悬移质输沙量的计算方法,直接影响着成果的精...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勤,高之栋,, 来源:江苏水利 年份:2009
1 概述江苏省地处江、淮、沂、沐、泗下游,丘陵山区总面积约1.52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5%,分布于19个县(市、区)。据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351.3km^2,占丘......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勤,高之栋,,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10
经过3年的生态修复,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试验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植物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发展趋势;人工幼林长势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高之栋,杨波,, 来源:未来与发展 年份:1991
日本技术发展的特点,常常是学术界谈论的热门话题。日本技术快速进进步的奥秘究竟在何处?它在技术上的发展特点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国该从中获得息样的启示?这些即是本文...
[会议论文] 作者:王运昌, 高之栋,, 来源: 年份:2004
以青口河清淤整治工程为例,对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分段构思,提出各段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并提出对河道生态修复后的水环境稳定性及管理技术的探讨,是今后河道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研...
[期刊论文] 作者:高之栋, 穆如发,,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6
分析了国内外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成果,确定了河道生态修复必须遵守的原则,结合国内外对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的分析,以青口河清淤整治工程为例,对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分段构思,提出各......
[期刊论文] 作者:孙佃亮,高之栋,, 来源:江苏水利 年份:2013
分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以赣榆县为例,介绍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成功地将生态效益与广...
[期刊论文] 作者:钱惠康,高之栋, 来源:江苏水利 年份:2003
我省地处江、淮、沂、沭、泗下游,丘陵山区总面积约1.5万km~2,平原沙土区面积2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年来,我省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水土流失治理率已...
[会议论文] 作者:程新义;高之栋;, 来源: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本文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它是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赣榆县自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