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顾正远,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7
“八五”期间江淮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及综防技术研究进展*顾正远(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南京210014)1病虫发展规律及预测预报研究1.1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研究该病是杂交稻制种田的重要病害,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刘贤进,顾正远,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6
我国褐飞虱抗药性现状及预防性治理策略技术刘贤进,顾正远(江苏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70年代以来,褐飞虱一直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种重大害虫,其迁飞危害和暴发成灾的特点使得药剂...
[期刊论文] 作者:邱光,顾正远,肖英方,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5
新型杀虫剂吡虫啉对蚜虫有特效邱光,顾正远,肖英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210014)吡虫啉Imidacloprid是国内外新近开发出的一种硝基亚甲基类杀虫剂,(也有人称此药为灭虫精──编者)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是...
[期刊论文] 作者:顾正远,肖英方,邵伯坤,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8
单季晚稻病虫药剂总体防治技术规范研究与实践顾正远肖英方(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邵伯坤(宜兴市闸口乡农技站本研究在宜兴市闸口乡实施,该乡地处太湖稻区,稻麦两熟,水稻面积1333hm2,为单...
[期刊论文] 作者:邱光,顾正远,倪寿坤,端木和林,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5
吡虫啉防治稻飞虱的田间应用技术研究邱光,顾正远,倪寿坤,端木和林(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句容县农业局)吡虫啉(Imidacloprid)是一种超高效低毒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清,王荫长,韩召军,顾正远,肖英方,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水稻品种南京14号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Ⅰ.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南京14号的抗虫性李国清,王荫长,韩召军,顾正远,肖英方(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南京210095;江苏省农业科学院)STUDIESONRESISTANCEOFRICEVARIETYNJ...
[期刊论文] 作者:徐锁顺,王子明,裔承宽,周桂元,宋小禄,顾正远,段祥茂,董晓,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5
南粳37的选育、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徐锁顺,王子明,裔承宽,周桂元,宋小禄(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南京210014)顾正远,段祥茂,董晓敏,王永军,高平(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东海县农技推广中心农科所)(连云港市...
[期刊论文] 作者:徐锁顺,王子明,裔承宽,周桂元,宋小禄,顾正远,段祥茂,董晓敏,王永军,高平,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5
南粳37的选育、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徐锁顺,王子明,裔承宽,周桂元,宋小禄(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南京210014)顾正远,段祥茂,董晓敏,王永军,高平(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东海县农技推广中心农科所)(连云港市...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华东昆虫学报 年份:2003
黄邦侃 Huang Bangkan(福建 )  冯建国 Feng Jianguo(山东 )尤民生 You Minsheng(福建 )顾正远 Gu Zhenyuan(江苏 )牟吉元 Mou Jiyuan(...
[期刊论文] 作者:顾正远,,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1987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虫害是水稻生产的一大威胁,过去水稻害虫都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这不仅成本高,污染严重,而且单纯依靠农药亦难以控制虫害。1962年以后,陆续发现一些优...
[期刊论文] 作者:顾正远,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1986
日本耕地面积共500万公顷,其中一半是水稻。日本的特点是面积小,坡度大,雨量足(年降雨量2,000毫米),水流急,如果没有水田,很可能把土坡冲掉,因此水稻有护坡作用。日本环境污...
[期刊论文] 作者:顾正远,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79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亚洲热带和温带水稻地区的重要害虫.近十年来,暴发频率增加,为害区域扩大,成为水稻生产的一大威胁,引起了有关地区的广泛重视.现将国外这...
[期刊论文] 作者:顾正远, 来源: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1986
虫害一向是水稻生产的一大威胁,据1967年统计,亚洲因水稻虫害造成的损失达31.5%。八十年代初,热带亚洲因褐稻虱为害损失3亿美元。过去都依赖化学农药治理害虫,不仅成本高,而...
[期刊论文] 作者:A.A.Barrion,顾正远,, 来源:国外农学.植物保护 年份:1987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成虫一般为褐色,但是饲养在稻株上的褐稻虱偶尔出现橙色和黑色的个体。把具不同颜色的纯合个体进行杂交,并让其后代进行近交,Adult adults of...
[期刊论文] 作者:肖英方,顾正远, 来源:华东昆虫学报 年份:1995
本文通过生物杀虫剂螨虫素对棉花、蔬菜害虫的毒力评价及田间应用研究表明,它对棉朱砂叶螨和菜青虫两种害虫杀伤力最强,其中LC90分别为0.078ppm和0.013ppm。兼有胃毒、触杀作用,残......
[期刊论文] 作者:肖英方,顾正远,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3
粳稻新品系 88122对褐稻虱表现中抗.褐稻虱对88122的取食量明显少于感性品种,存活率和产卵量均为在感性品种上的60~70%;褐稻虱在88122上的虫口数量上升慢,主要控制在发生前期....
[期刊论文] 作者:邱光,顾正远,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4
新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吡虫啉对褐稻虱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其毒力是扑虱灵的9倍,室内残效期为25天左右,亩用25%吡虫啉10g喷施,对褐稻虱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施药3天后药效一直维持在95%以上,田......
[期刊论文] 作者:顾正远,肖英方,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89
本研究对本省目前推广的47个主要稻种进行了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抗性测定,发现中抗品种2个,耐虫品种22个。粳稻较籼稻更抗二化螟,因而,籼、粳稻的防治指标应有...
[期刊论文] 作者:顾正远,肖英方,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3
苏北中稻区常年褐稻虱7月迁入繁殖两代后于9月上中旬迁出,整个为害期正处在夏季高温期。高温对褐稻虱生存的影响,前人早有研究,提出33.5℃为抑制高温。夏季最高温度达33...
[期刊论文] 作者:肖英方,顾正远,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4
试验表明江苏省田间褐稻虱生物型仍以I型为主的混合种群,其变化取决于迁入地的生物型杂合程度和在江苏的饲养代次。褐稻虱在抗性品种上连续饲养12 ̄13代,经长期选择压力和自身的适应,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