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2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平,姜贺,,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9
在中学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关于《采薇》这篇作品的文本解读存在着一些编排的疏漏,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引文作者韦凤娟老师商榷。...
[期刊论文] 作者:韦凤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6
千古风流兰亭集韦凤娟六朝时期,士大夫们对政治的兴趣日趋淡薄,而把更多的精力和才华投注到自我的艺术修养上,整个时代风尚也追求一种审美的艺术情调。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诗歌、...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书,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韦凤娟同志说:“在公元二八○年灭吴前夕,《三都赋》问世了”(《文史知识》1982年第七期);《山东古代文学家评传...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4
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全4册附索引)大16开定价:1300元陈元龙编(历代赋汇》(附索引)大16开定价:280元陶文鹏、韦凤娟著(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上、下册)大32开定价:...
[期刊论文] 作者:张茂香,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9
《采薇》是《诗经》里的名篇,其丰富隽永的人文内涵,言之不尽的诗情画意,委婉含蓄的艺术风格让人赞不绝口。特别是诗中难以言状的复杂情感:对家园国土的思念交织着对贼寇强敌...
[期刊论文] 作者:覃碧卿,,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期刊论文] 作者:健义,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6
韦凤娟在《试论魏晋玄学与山水诗的兴起》(见《中国文学史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文中指出,这种看法是有片面性的,对二者的辩证关系缺乏分析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9
《名家视角丛书》凡十册,包括:《古诗精选》(余冠英、韦凤娟)、《汉魏六朝文精选》(曹道衡)、《唐诗精选》(霍松林)、《唐宋词精选》(吴熊和、肖瑞峰)、《唐宋散文精选》(王水照)、《宋诗精选》(程千帆)、...
[期刊论文] 作者:朱 平 姜 贺,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年份:2009
【摘 要】在中学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关于《采薇》这篇作品的文本解读存在着一些编排的疏漏,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引文作者韦凤娟老师商榷。  ...
[期刊论文] 作者:韦凤娟,,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7
本文主要探讨魏晋南北朝志怪的“鬼话”中所表现的冥界观念的演变,分析在传统的“泰山治鬼”说中的“地府”与佛教影响下的“地狱”的不同特点;认为冥界观念的变化正反映了魏......
[期刊论文] 作者:韦凤娟,,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3
促使山水诗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很复杂的。本文则拟着重讨论魏晋以来盛行的隐逸之风是如何直接推动了山水诗的兴起。一魏晋时期流行的隐逸和传统的隐逸相比,有着鲜明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韦凤娟,, 来源:学习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81
本文主要论述了魏晋以来的学术思想(玄学)、绘画艺术、文学传统等对谢灵运山水诗艺术特点的影响,试图由此验证山水诗在文学史上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以及谢诗在山水诗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韦凤娟,,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8
本文从神仙信仰的确立、神仙的"人化"趋势、"洞天福地"的构建、仙界与俗世不同的时间系统设置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仙话"叙事语境的形成历程及其内蕴的文化意义。笔者认为,"仙话...
[期刊论文] 作者:韦凤娟,,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关于一九八○年以前陶渊明研究的概况已见《辽宁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一期《近两年陶渊明研究情况综述》一文.从那以后又发表了不少文章,其研究的重点是探求陶渊明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韦凤娟,,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2
在东晋末年的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莫过于山水诗的兴起。它既是文学在自身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运动中的产物,同时也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历史条件对文学运动的制约...
[期刊论文] 作者:韦凤娟,,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6
本文探讨魏晋神仙道教对六朝狐精故事的影响。认为神仙道教对狐精的“人形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神仙道教的修炼观念“移植”于狐精、狐精“但务方术”的另类“修炼”,不仅...
[期刊论文] 作者:韦凤娟,,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0
【正】 余冠英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顾问、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06年5月16日,余先生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的一个武...
[期刊论文] 作者:韦凤娟,, 来源:文献 年份:1988
1906年5月16日,江苏省松江县的参府衙门内宅里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声。一个小生命诞生了,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文学史家——余冠英先生。这时他的父亲正担任江南省提标中军参将...
[期刊论文] 作者:韦凤娟,,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7
我国人民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表现自然美的能力,在很早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山水诗在南北朝时期的兴起就是一个明证?而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自然风景在绘画中还仅仅是作为...
[期刊论文] 作者:韦凤娟,,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7
近年来出版的关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论著中,已故东北师大中文系教授逯钦立先生的《汉魏六朝文学论集》以其资料翔实、考核精审、见解独到而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