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以波纳帕特精神传记分析法为基础,运用弗洛伊德白日梦理论并结合作家生平对《丽姬亚》(1838)进行解读,探讨文中女性角色及其在爱伦·坡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丽姬亚是作者生命...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奥尼尔戏剧充分揭示身份的可塑性特征,挑战并解构权力话语对身份本质和本体特征的规定,演示了身份变化的过程。《大神布朗》揭示了布朗分裂的、非连贯的人格;《无穷岁月》中...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是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歌颂生命的三种形式,即肉体、自然和个体感性,形成了具有惠特曼独特魅力的十九世纪美国的生命哲性诗学.自我是肉体和灵魂的同一,自...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在宗教改革的大背景下,十六七世纪的英国复仇剧过度渲染新教或罗马教廷的仇杀,在参与宗教论争时极力宣扬英国政府的新教主张。复仇剧斥责罗马教廷的腐败与虚伪,批评天主教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9
奥尼尔独特的生活与阅读经历铸造了他对生活的道德式解读,他用戏剧回答了现代人该如何生活、什么是好生活及人物怎么感知这种生活等基本伦理问题。其伦理思想源于他对苦难生活......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在欧洲宗教改革语境中,英国与罗马教廷势不两立,英国剧作家通过戏剧创作参与宗教论战,君王利用剧院舞台宣扬新教主张以构建民族国家,观众在观看戏剧表演过程中实现国家认同。戏剧......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2011
在早期三部剧作中,奥尼尔刻画了四位女性形象。受占统治地位的男性话语所决定,奥尼尔将剧中的理想女性都叙事为自我牺牲、无偿做家庭劳动、绝对忠于丈夫和家庭的女人;同时把...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尤金·奥尼尔后期作品显示其已经超越时代权力话语所规定的阶级意义。他解构阶级而使用阶层身份叙事:阶层是话语与社会实践的构建,与先在的本质和本体无关。充当文化意义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外语教学 年份:2015
17世纪巴罗克时期,西欧各国纷纷从古罗马的政治实践和理论中学习如何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取胜。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的谨慎处事原则与历史学家塔西佗的阴险暴力手段互为补充,结...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2013
英国都铎王朝时期政治与戏剧并不是两个分开的领域,议员和朝臣往往通过赞助人的身份使用诗歌寓言和劝诱戏剧干预朝政。本文认为,劝诱戏剧《戈波德克王》有意介入女王伊丽莎白...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根据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奥尼尔戏剧《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的种族偏见可解读为一种心理原型。无意识的种族偏见导致了黑人男性主人公吉姆的自卑情节、白人女性主人公埃...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外语研究 年份:2013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已成为外语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建构主义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调查发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年份:2020
一直以来,学界主要研究莎剧《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中的复仇动机和社会效果,而忽视了剧中频繁使用的体液修辞。从古典医学的体液理论出发,罗马将军泰特斯女儿拉维妮亚...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16
一直以来,学界主要研究莎士比亚罗马复仇剧中的复仇动机和种族伦理,忽视剧中频繁使用的体液修辞。从古典医学的体液理论出发,发现这些复仇剧中将军被暗杀或女儿遭皇室强暴意味着......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4
英国16、17世纪是瘟疫频发和国际贸易额迅猛增长的时期,经济学与病理学话语互为构建,疾病被想象为一种在个人身体之间或国家政治身体之间迁移的类似外来商品的实体。从国际贸...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与浪漫主义诗歌不同,哈代诗歌中的自然充满阴郁、冷漠、伤感和残酷.对人类中心主义、理性文明和疯狂欲望三者的批判构成了哈代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对整体、和谐与仁爱的人文...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外语研究 年份:2019
以爱尔兰的危险复杂地形为由,16、17世纪英格兰把爱尔兰想象为一个以反叛、欺骗和紊乱为特征的患病国家,英格兰官员必须使用武力征服、种植园经济和定居生活等药方,在改造空...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年份:2018
学界重视早期现代文学的爱尔兰与英格兰关系问题,却忽视在历史语境中研究莎剧《亨利五世》的流散议题。从爱尔兰战争语境出发,发现本剧亨利军队中的爱尔兰籍上尉让人联想起战...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国外文学 年份:2016
16世纪英国的国际贸易额大幅度增长,随之出现的经济学文献对此持矛盾立场。商业被看成伦理学子集,商人主体必须对商品交易负起道德责任,但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准科学概念,商业也...
[期刊论文] 作者:陶久胜,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以波纳帕特精神传记分析法为基础,运用弗洛伊德白日梦理论并结合作家生平对《丽姬亚》(1838)进行解读,探讨文中女性角色及其在爱伦·坡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丽姬亚是作者生命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