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2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陈甲法,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年份:2012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持续增加玉米产量是确保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米穗粒腐病是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一种重要玉米病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的......
[学位论文] 作者:陈甲法, 来源: 年份:2009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原料来源,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叶色突变体是开展光合作用研究的理想材料,因此对叶色突变体的深入研究,对阐明光合作用调控机理和利用基因工程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进而增加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玉娜,陈甲法,吴建宇,,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14
为了对玉米护颖基部颜色进行遗传分析和定位,利用玉米颖片基部颜色分别为红色的自交系48-2和绿色的自交系黄野四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赫可伟,陈甲法,周子键,吴建宇,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21
[目的]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是一种主要的病原真菌,侵染玉米可以导致穗粒腐病、茎腐病、苗期根腐病及引起种子腐烂.由拟轮枝镰孢引起的病害不仅影响玉米的产...
[期刊论文] 作者:程红亮,陈甲法,丁俊强,吴建宇,,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11
在玉米自交系4H8中发现一个叶色突变体,自然条件下,该突变体幼苗叶色呈淡绿色,生长明显缓慢,逐渐萎蔫死亡。利用出现淡绿色幼苗的自交系4H8杂合体以及其与绿色自交系40-6构建...
[期刊论文] 作者:黄荣荣,周子键,陈甲法,丁俊强,吴建宇,,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12
突变体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育种的重要材料。自然条件下,在玉米自交系M08649中发现一个突变穗,其突变表型表现为凹陷,没有胚以及胚乳,不能发芽并繁殖后代的缺陷型籽粒(de...
[会议论文] 作者:陈甲法,G Mahuku,严建兵,丁俊强,吴建宇, 来源:2012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作物学科发展与粮食安全 年份:2004
  基于大规模分子标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有效方法。为揭示玉米穗粒腐病的抗性遗传基础,本文通过3个环境对281份热带种质所组建的关联分析群体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欢欢,刘文轩,夏宗良,陈甲法,戚元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20
课程思政在一定程度上把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贯穿融会到专业课及其教育活动中,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和进课堂,最终将无形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欢欢,刘文轩,夏宗良,陈甲法,戚元成,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21
遗传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及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生物分析技术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遗传学教学优化方法,以...
[期刊论文] 作者:叶文超,张震,韩宇琛,吴建宇,王天宇,陈甲法,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23
玉米病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明确生产上主推玉米品种对主要病害的抗性水平,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从十年间国家新审定的1 540份玉米新品种的数量分析来看,2016年及以前平均每年新审定品种数量较少(约20~30份),之后随着品种审定制度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韩春燕,叶文超,李欢,周子键,陈甲法,吴建宇,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20
玉米蚜虫是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玉米虫害,严重威胁着玉米的生产.目前生产上普遍应用的化学防治方法容易出现环境污染,难以根除,容易引起人、畜中毒等问题,因此培育和推广抗蚜虫...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永明,李贤唐,陈甲法,周波,周子键,丁俊强,吴建宇,,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3
为研究玉米开花期的遗传机制,利用4个玉米自交系组配276/72//A188/交51四交群体,构建了包含213个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在河南郑州和济源2个环境下共检测到开花期QTL41个,大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欢,张文洋,田志强,张震,叶文超,周子键,陈甲法,吴建宇,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20
分子标记直接反映基因组序列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定位、多样性分析、作物遗传育种及医疗等领域。近几年,伴随着芯片杂交技术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通量、高自动化的分子标记检测技术有许多新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检测新技术,包......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霞,赵荣兵,丁俊强,张学才,陈甲法,武轲,吴建宇,,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9
在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因Rscmvj初步定位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抗病区域内进行BAC—SSR和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ILP)2种新型标记的开发。共找到16个在抗病材料四一和感病...
[期刊论文] 作者:孙小东,王爱东,陈甲法,李晶晶,王瑞霞,韩娅楠,吴建宇,丁俊,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8
从玉米穗粒腐病的病原菌、发病症状类型、成因及抗病基因定位等角度介绍了玉米穗粒腐病的抗性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进一步开展玉米穗粒腐病抗性研究的策略,为玉米抗病育种提供了依......
[期刊论文] 作者:孙小东,王爱东,陈甲法,李晶晶,王瑞霞,韩娅楠,吴建宇,丁俊强,,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8
从玉米穗粒腐病的病原菌、发病症状类型、成因及抗病基因定位等角度介绍了玉米穗粒腐病的抗性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进一步开展玉米穗粒腐病抗性研究的策略,为玉米抗病育种提供了...
[期刊论文] 作者:陈甲法,丁俊强,孙小东,王爱东,刘春元,王瑞霞,李晶晶,王永,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9
采用室内平皿生长速率法,比较了4种杀菌剂对穗粒腐病3个主要病原菌,即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聚端孢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烯唑醇、三唑酮4种杀菌剂对3......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晶晶,王瑞霞,韩娅楠,陈甲法,孙小东,刘春元,丁俊强,吴建,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在QTL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感病自交系N6为轮回亲本,抗病自交系BT-1为非轮回亲本,通过回交育种程序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经过1次杂交,5次回交,1次自交,获得了分别合有第4染色体和第6染......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晶晶,王瑞霞,韩娅楠,陈甲法,孙小东,刘春元,丁俊强,吴建宇,,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在QTL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感病自交系N 6为轮回亲本,抗病自交系BT-1为非轮回亲本,通过回交育种程序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经过1次杂交,5次回交,1次自交,获得了分别含有第4染色...
[期刊论文] 作者:陈甲法,丁俊强,孙小东,王爱东,刘春元,王瑞霞,李晶晶,王永霞,,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2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