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夕峰,, 来源:黑河学刊 年份:2017
陈海嵩教授所著《国家环境保护义务论》立足于环境法与公法...
[期刊论文] 作者:戚建刚, 余海洋,, 来源:理论探讨 年份:2018
从制度根源而言,中央环保督察制度是由内嵌于国家治理基本矛盾中的环境治理危机所决定的,是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用以矫正常规型环保治理机制失败的手段,是建立在稳定的组织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汪晓华,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2016
严格意义上的“法学”是以处理规范性意义下的法规范为其主要任务的学问,解释论研究是法学的“安身立命之本”。提升我国环境法研究水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于通过“解释论”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14
"因雾霾状告环保局第一案"暴露出环境保护领域法律判断与社会认同的矛盾,需要对政府环境保护职责之根源——国家环境保护义务问题予以理论回应。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证立,不能...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黑河学刊 年份:2012
信息公开制度已经在我国得到了确立,但立法中对于信息公开例外规则的规定尚不完善,既存在法律规范之间的相互冲突,在内容上也过于粗略。对此,应将信息公开例外范围予以扩大,...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阅江学刊 年份:2013
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拉丁美洲国家在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政策和行动计划,形成了两种推进方式:以气候变化法律为主、政策为辅的法...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在研究方法上,环境权的属性是一种理论假设,其构成了深入研究环境权体系的起点和基础,而现有的研究大多忽略了这一点。将环境权定位为一项基本人权是目前认可度最高、也最为...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17
我国环保督察制度经历了从"督企"到"督政",再到"党政同责"的中央环保督察之演变历程,在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解决重大环境问题上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从建设...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国家在环境问题上承担着最为重要的保护责任,应当践行相应的国家任务。在现代风险社会中,造成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因素已不限于确定性的"危险",而更多地包含了具科学不确定性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现代日本经济 年份:2009
作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是支持日本经济增长的四大能源支柱。尽管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日本仍然面临着诸多能源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专家和大众在科技风险认知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对于该现象的解释却一直存在争议。"实存论"和"建构论"是看待风险的两大基本模式,但它们提出的解释都存在较大的缺陷,难以真正...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 年份:2011
尽管风险预防原则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风险预防原则都具有较大的争议 性。欲破解风险预防原则的内在困境,应在明晰真正问题的基础上,对该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2009
德国目前面临的能源问题主要有能源过分依赖进口、传统煤炭发电能力有待更新、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核能替代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德国开始形成国家能源政策体系和独具特色的"能...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现代法学 年份:2014
"生态红线"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制度创新。仅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待并推行生态红线,并不能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规范效力;生态红线的真正"落地",需要在解...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专章阐释生态红线,这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体现了国家保障国土安全、环境安全与资源安全的坚定决心,也...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在目前气候变化国际谈判陷入僵局、《京都议定书》实施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各国的国内立法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目前,世界各国气候变化立法形成了两个阵营:以欧盟为代......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2009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不断加剧,生态安全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生态安全是指一国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破坏和威胁的状态,其目标是达成人与自然和谐......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5
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具有紧密联系,但将环境权作为一项独立人权的努力遭遇到诸多难题,实体性的环境权在国际法上尚未建立。为解决这一困境,学者们提出"通过人权实现环境权"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年份:2015
在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国家统治正当性基础的背景下,如何因应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要求、规范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国家与公民关系以形成"环境国家",是当代环境治理理论的重要课题。文章...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嵩,,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2011
公开范围是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首要问题。根据国际上相关立法的规定,环境信息公开范围的确定,需经过两个阶段,一是事实认定阶段,即明确"环境信息"概念的外延;二是法律认定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