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劲骁,,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生命时间是闵可夫斯基吸收了以柏格森为主的生命哲学思想而在现象学精神病理学领域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用以描述忧郁症和躁狂症患者在时间感上表现出的停滞或破碎等病理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劲骁,, 来源:才智 年份:2014
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弗洛伊德和拉康在对《哈姆雷特》的解读中各自阐述了自己对这一概念的观点。通过比较二人对哈姆雷特俄狄浦斯情结不同角度的理解,...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劲骁,, 来源:大众心理学 年份:2014
弗洛伊德在十九世纪末开创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为心理学家对人性和人格的探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从无意识入手,强调研究人的潜意识和本能欲望,而俄狄浦斯情结正是他...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劲骁,,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6
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曾以"博罗米恩结"(nud borroméen)来描述其所阐述的想象界(l'imaginaire)、符号界(le symbolique)和实在界(le réel)三者......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劲骁,,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4
斯宾诺莎、康德、尼采、萨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对自由意志的不同观点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的生存境遇及其对与世界关系的反思。生与死的不可把握在另一层面上反映了自由意...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劲骁,, 来源:大众心理学 年份:2014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Francoise Dolto,1908-1988)是法国家喻户晓的精神分析学家、儿童教育家、儿科医生,其儿童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地,影响至今。多尔多一生致力于...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劲骁,,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2016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是法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儿童教育家和儿科医生。她在弗洛伊德的阉割理论和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成性象征阉割理论,认为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劲骁, 来源: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18
无意识是精神分析的基本临床概念,由于其独有的理论特色,诸多现象学家试图对其合理性进行辩护或提出质疑。结果表明,无意识概念在哲学现象学中是无法直接自洽的。现象学精神...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劲骁,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14
摘 要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来源于儿童对父母的本能欲望。拉康则认为,俄狄浦斯情结的来源并非生物化的本能欲望,而是语言化的结构欲望。而德勒兹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学派将复杂的社会关系压抑在简单的三元家庭结构中的......
[学位论文] 作者:陈劲骁,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劲骁,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2022
癔症长久以来不仅被视为仅流行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古老症状,还饱受污名化女性的指责。通过对该概念进行精神病学的谱系考察和精神分析的理论考察,癔症在当代不仅被理解为一种发生在女性身上的病理症状,还往往以同性恋或开放性关系等形式表现在当代主体的生存境遇中,是......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劲骁, 陈巍,, 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2015
投射性认同发端自Freud的投射概念,后由Klein正式提出,经过Bion,Resenfeld,Grotstein等人的发展,已经成为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内涵演变经历了从单向投射到双向互动,从...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劲骁,郭本禹,,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2017
身体的潜意识意象是多尔多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中对主体间关系模式的一种象征性描述,是指主体因某些爱欲感觉而反复体验到的原始或现实的情感体验的鲜活的统合表征。身体意象...
[报纸论文] 作者: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 陈劲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杨仁兵, 郭本禹, 陈劲骁, 来源:心理科学 年份:2021
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弗洛伊德在后期对人格结构进行了调整,提出了精神的动力结构,但他在其精神结构中过分强调个体的生物性本能,忽略了矛盾既相互对立又相成相济。事实上,处于"自然-道德"中间状态的人的精神结构,可以用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来理解,即在结构上注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