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陆大雷,, 来源:扬州大学 年份:2009
本研究以我国近年来育成的糯玉米品种(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淀粉理化特性的基因型差异,以及施肥处理、播期和收获期等栽培措施对其调控作用,并分析了籽粒成分和加工条件对其影...
[期刊论文] 作者:陆大雷,, 来源:农家顾问 年份:2010
拔节期追氮量对春播和秋播糯玉米粉的糊化特性存在显著影响,且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拔节期追氮处理中,以适宜追氮量(150千克/公顷)处理The amount of topdressin...
[期刊论文] 作者:陆大雷,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 年份:2016
【摘要】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其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教学内容标准制定是对教学目标、课程性质和大纲框架等方面的具体描述。其制定原则应以学生为主体、以目标为导向、理论结......
[期刊论文] 作者:陆大雷 杨欢,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1
摘 要:简要分析了贫困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辅导员的教育素质培养,锻炼贫困生的能力、加强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和感恩教育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贫困生 思想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a)-0......
[期刊论文] 作者:陆大雷 陆卫平,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2014
摘 要: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性环节,直接决定着研究生教育水平和质量。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利于研究生课程教学实施。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着课程建设不规划、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管理粗放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陆大雷,陆卫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15
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结合新时期农业发展方向,学院制定了新的课程体系,明确了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优化课程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陆大雷 陆卫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 年份:2015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结合新时期农业发展方向,学院制定了新的课程体系,明确了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全面贯彻实践教学体系,从而......
[会议论文] 作者:陆大雷, 陆卫平, 刘小兵,, 来源: 年份:2004
【研究目的】了解甜玉米高产品种氮素积累和分配的规律,阐明不同生育阶段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作用;【方法】以22个甜玉米品种为材料,...
[期刊论文] 作者:刘萍,陆卫平,陆大雷,,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09
以8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授粉后17~29 d不同采收期籽粒粗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皮渣率、淀粉黏度性状与鲜穗蒸煮品评分的变化及关系。结果表明:鲜穗蒸煮品评分...
[期刊论文] 作者:刘鹏,陆卫平,陆大雷,,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6
结实期是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南方夏季经常遭遇涝渍危害。以6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分析了结实期(花后1~7天)渍水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刘萍,陆卫平,陆大雷,,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9
以8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授粉后17~29 d不同采收期百粒鲜重、子粒粗淀粉含量、含水率与鲜穗蒸煮品评分的变化及关系。结果表明:4项均值在不同品种间及不同采收期间...
[会议论文] 作者:杨欢,陆大雷,陆卫平,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籽粒建成期是玉米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温胁迫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逆境。本文以国家南方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分析了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
[会议论文] 作者:陆大雷,陆卫平,刘小兵,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研究目的]了解甜玉米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明确高产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特征。[方法]以近年来育成的22个甜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同一供氮水平下对其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品种产量、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广浩,陆大雷,陆卫平,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21
积极稳妥推进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是实现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有机结合的重要举措.基于慕课平台(线上)和课堂教学(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探究混合教学模式在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变......
[期刊论文] 作者:陆大雷,周桂生,陆卫平,,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2011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项实践活动。作物栽培学是农科学生的主干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起着...
[期刊论文] 作者:陆大雷,闫发宝,陆卫平,,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10
以我国近年来新育成的22个甜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同一供肥水平下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提高甜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潜力。结果表明:各基因型产量、生育期、磷素吸收量和磷素......
[期刊论文] 作者:陆大雷,孙世贤,陆卫平,,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6
分析国家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可为鲜食甜玉米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2000—2015年国家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为材料,分析甜玉米参试品种产量和品质现状。结...
[期刊论文] 作者:程前,李广浩,陆卫平,陆大雷,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20
【目的】适宜密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栽培因子,氮肥高效施用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探讨不同密度和施氮量组合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夏玉米的高产...
[期刊论文] 作者:陆大雷,闫发宝,陆卫平,,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12
以糯玉米国家区域试验14个品种为材料,研究其鲜食期籽粒理化特性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籽粒理化特性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变幅分别在48.7%~72.2...
[期刊论文] 作者:陆大雷,闫发宝,陆卫平,, 来源: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2011
以糯玉米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筛分细度(100目、200目和400目)对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样筛孔径的变小,淀粉中小颗粒的比例增多,结晶度升高,但淀粉颗粒并未受到破坏。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