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4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有很多是以描写饥饿为主题的。它们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直面苦难,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真相,写出了乱世中人们的贫困、饥饿以及不自由的悲惨生活,写出了饥饿...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艺心理学》是当代高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构建文学基础理论、提升学生理论水平的核心课程。作为文艺学的分支学科,论文写作型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搭建理论平台...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诗性智慧"是一扇通往古代文化形态的窗户,它的出现是古代文化形态敞亮与解蔽的契机。着力分辨中西文化谱系早期"诗性智慧"的根本区别,通过文字与思维心智结构的剖析,经由"诗...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唐代中期,中国诗歌创作开始了大规模的审美转型,诗人中以韩愈、孟郊等为代表,时间上则以元和之际为转变契机,于晚唐五代完成审美风格的转变。唐诗怪奇之风作为时代审美风格转...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作为一个古典诗学领域的美学范畴,"瘦"蕴含了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人生意识,体现了古代诗人的精神探索与审美倾向,也昭示了中国古代思维内蕴的情感体验方式。"瘦"范畴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本文站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立场来剖析文学作品中的'怀旧'情结,深入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内部去寻找'怀旧'现象产生的'生态环境',并探索诗人所要回归的艺术...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4
本文着重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中的'怀旧'意识以及它在文学文本中的呈现.本文深入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内部去寻找'怀旧'意识产生的理论'生态环...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从柏拉图企图建立人间的“理想国”开始,到《圣经》中基督对全人类进行救赎的最终归宿——“新伊甸园”,再到空想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人类在文艺和政治两条途径上不断地探索着超......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0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特定范畴,"机"的内涵辨认和外延界定体现了历史性、生命感、哲学灵思和文学思维逻辑性的结合。"机"范畴家族是一个动态发展且开放的系统结构,具有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13
中国古典诗学中"穷"概念,在古代诗论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不仅体现了中国文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审美超越,展现了其生命的艺术旨趣和风流逸味,蕴含了胸中浩然不可磨灭之元气,...
[学位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4
本论文着重从本体论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中的“怀旧”意识以及它在文本中所形成的“怀旧之美”或“怀旧”风格。 文艺作品中的“怀旧”是一种审美活动,经过艺术表达之后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主脑'作为中国古代戏曲批评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李渔提出的'主脑'范畴,延续了'主脑'的审美意蕴,也对其戏曲创作的观...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中晚唐诗歌中存在着大量以"断肠"为主题的诗歌。中晚唐诗中"断肠"一词的意蕴具有多种层次,诗人们在离别、相思、贬谪等题材中运用"断肠"一词营造出不同的审美意境,在寄托生命情怀的......
[会议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 年份:2006
在中国的民间文化里,井象征着故乡,象征着生命之源。不过,在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文化里井的意象尽管十分繁多,却与中国文化里井的意象所表达的意义相去甚远。在日本当代...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文学作品中 ,“病美人”、“文弱书生”之类的文学人物形象和文人女性化自喻艺术手法频频出现 ,说明一种“病态美”充当着文学和日常审美倾向的主流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野"最早起始于先秦儒家时期,与"文"、"礼"相对;后受庄子的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历代文艺作品及其批评领域,逐渐发展出"疏野"、"野趣"、"野逸"等子范畴,蕴涵着丰富而多元的内涵...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怀旧"是日常生活、社会领域中很常见的一个事件,这在很多老年人身上特别明显。而在文艺作品中,"怀旧"既作为一个具体的文学话语现象出现,叙述个人追忆往事的行为状态和情感...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求索 年份:2008
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具有家族性、连锁性和自我丰富性等特征。“奇”范畴的形成具有道家和兵家思想特色,经过儒家的整合,形成了一个以“奇”为核心的范畴家族和序列。“奇”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必须充分考虑其历史性和逻辑性的结合。“奇”范畴家族是一个动态发展且......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摘要:中国古代文人大多从个体的身体和生命体验出发,俯仰天地、远近皆取,这是其文学构思的基本途径。从“柔肠百结”的委婉细腻之情,到“愁肠千回”的自怜自哀,再到“肝肠寸断”的悲剧意识,在诗词的创作中,诗人以小见大,以我及物,演绎着中国诗词特有的生命情怀和抒情技巧......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守运,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3
虽然唐代以后在理论上史传与传统小说创作发生分野,但是史学作为'小说之祖',史学思想仍然是影响后世小说创作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史学中的'直言实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