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邵民象, 来源:中国药房 年份:1994
药物名称中数字的正确应用山东省文登市第一人民医院(264422)邵民象临床治疗用药时,许多药物的名称与数字有关。常因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或药房药剂人员的误解而致药物错发事故。药物名...
[期刊论文] 作者:邵民象,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96
注射剂应标注pH值邵民象(文登264422山东文登市第一人民医院)药物配伍应用,除能产生药动学或药效学上的相互作用外,也常发生理化性质的变化,破坏原有性状、降低疗效、增强毒性,使治疗失败或...
[期刊论文] 作者:邵民象,, 来源:新药与临床 年份:2004
药品名称混乱现象评析邵民象(山东省文登市第一人民医院,文登264422)关键词药物立法;药名;参考标准药品名称混乱现象,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世界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为药品名称的标准化做了大...
[期刊论文] 作者:邵民象,于秉新,邵威丽,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95
写在药典再版药品命名之前山东文登市第一人民医院(文登264422)邵民象.于秉新.邵威丽药典是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最高法规,具有特定的法律约束性.标准性,权威性。药典所载的药品名称为法定名...
[期刊论文] 作者:邵民象,于秉新,孙宗修,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1998
含汞化合物中成药之取舍刍议邵民象于秉新(山东省文登市第一人民医院文登264422)孙宗修(山东省文登市药材公司文登264422)汞制剂,包括甘汞及其他汞化合物,连续应用可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期刊论文] 作者:邵民象,王艳和, 来源:医药导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曲国进,邵民象, 来源:医药导报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邵民象,于秉新, 来源:医药导报 年份:1999
3一羟基一3一甲基戊二酸辅酶A(3一切企。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降血脂药物,为临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首选药。目前已用于临床有5种:洛伐他汀(lov......
[期刊论文] 作者:于秉新,邵民象, 来源:医药导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于秉新,邵民象, 来源:医药导报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曲国进,邵民象, 来源:中国消毒学杂志 年份:1999
对含5%或10%葡萄糖注射液,先以115℃压力蒸汽加热处理40min,放置≥24h,再以100℃架热处理40min,经检测,输液中热原被灭活,5-羟甲基糖醛量≤0.24(吸光度值),符合我国《药典》规定(≤0.32)。......
[期刊论文] 作者:于秉新,邵民象, 来源: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年份:1997
甘露醇注射液在室温20-30℃贮存相对稳定,若室温〈15℃时则多析出结晶。鉴于在同等条件下,同时存在着有、无结晶析出两种状态,经对析出结晶品进行澄明度复检,结果:合格率仅为53%。澄明度复检......
[期刊论文] 作者:曲国进,邵民象, 来源:临床荟萃 年份:1999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细菌的耐药现象日趋普遍,尤其是院内感染菌中的多重耐药菌。耐二甲氧基青霉素金葡球菌(MRSA)及耐多种抗生素肺炎球菌等的急速增多,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
[期刊论文] 作者:邵民象,于秉新,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年份:1999
1伊曲康唑1.1相关药物动力学特性伊曲康唑(Ltraconazole)为亲脂性三唑类抗真菌药。口服100~200mg,1.5~4h达Cmax,T1/220h,连服2~4周达稳态,T1/2可延长至30h,餐间服药可明显提高吸收。其作用机制是与细胞色素P.........
[期刊论文] 作者:邵民象,于秉新, 来源:中国消毒学杂志 年份:1999
国际上规定,灭菌的合格标准是使微生物在灭菌过程中的存活概率降至10-6,即106个物品中存活的微生物不得多于1个。有些国家药典规定注射液压力蒸汽灭菌过程所受到的F0值≥8,以保证灭菌彻底〔......
[期刊论文] 作者:巩景桐,邵民象, 来源:医药导报 年份:2003
喹诺酮类药物广义上包括萘啶酸、吡啶并嘧啶酸、喹啉酸、噌啉酸四类药物。严格地说喹诺酮类仅指喹啉酸类药。回顾开发史可见 ,萘啶酸类新品种仅有 1979年的依诺沙星和 1987年...
[期刊论文] 作者:邵民象,于秉新, 来源: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份:1999
依HLB值理论设计肤轻松霜处方1,结合有机概念图理论对处方1中的相组分进行量比调整后,改良为处方Ⅱ,经物理稳定性比较实验,结果显示,处方Ⅱ显著优于处方Ⅰ。...
[期刊论文] 作者:邵民象,于秉新, 来源: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于秉新,邵民象, 来源:临床荟萃 年份:1997
发热是机体对致热原作用的一种调节性体温升高反应,其基本机制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水平的升高,致机体散热减少产热增强.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抗原-抗体...
[期刊论文] 作者:邵民象,孙宗修, 来源:临床荟萃 年份:1997
某些药物在应用中,往往产生与治疗目的相反的逆向作用,临床称之谓“药物治疗矛盾(Contradictions ofthe drugs treatment)”或“药理作用双向性”。考究其形成因素,策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