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路俊攀, 来源:无损检测 年份:2004
介绍了残余应力的常见测定方法,重点讨论了适合于铜及铜合金制品残余应力测定的化学和机械方法.其中适用于管棒材的化学方法已形成系列国标,但仍需增补;适用于板带材的化学方...
[期刊论文] 作者:路俊攀,, 来源:有色金属加工 年份:2006
采用分条变形方法对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加工过程中(轧制、退火、矫直)和分切后的残余应力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轧制后带材各部位应力分布均匀,退火和矫直后应力基本消......
[期刊论文] 作者:路俊攀,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2004
针对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经加工和分切后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残余应力,引起加工制品的形状及尺寸变化,而测量板带材残余应力的方法如X-ray法和钻孔法等,因有各自的局限性而难以在普...
[期刊论文] 作者:路俊攀, 来源:上海有色金属 年份:1998
本文探讨了超薄水箱铜带ToA合金的成分,工艺和性能。结果表明:在铜中添加Sn等微量元素,适当的尬发配比和工艺控制,能够得到满足汽车发动机水箱需要的合金材料。...
[会议论文] 作者:路俊攀,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分析情报网首届物理检验技术交流会 年份:1998
[会议论文] 作者:路俊攀, 来源:2006中国铜加工技术创新大会 年份:2006
讨论了集成电路对引线框架铜合金材料特性的要求。重点介绍剪切应变、软化温度、90°反复弯曲试验等13种特性的测量方法。提出了研究、制定方法标准的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路俊攀,董福伟, 来源: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年份:2002
讨论了铜及铜合金带材导电性能的测试要点及影响诸因素 ,推荐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涡流法...
[期刊论文] 作者:谢文果,路俊攀, 来源:河南冶金 年份:1994
通过宏观断口、金相组织分析、化学成份测试和透射电镜、断口复型观察等方法,对用ZChSnSb11-6合金离心浇铸的轴瓦内衬脱基开裂的性质、机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瓦...
[期刊论文] 作者:路俊攀,张胜华,覃业霞, 来源: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年份:2003
讨论了锡磷青铜QSn6.5-0.1水平连铸带坯的宏观组织特点、反偏析行为和显微缩孔.结果表明:横断面以柱状晶为主,结晶中心线普遍上移,大面出现结晶角,上下表面和侧边出现反偏析,...
[期刊论文] 作者:谢文果,路俊攀,李彦琴,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94
对用ZChSnSb11-6合金离心浇铸的轴瓦内衬脱基开裂的性质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瓦内衬脱基开裂是属于脆性断裂,其与铅成分超标、组织不合要求和生产工艺缺陷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路俊攀,董福伟,雷少丽, 来源:上海有色金属 年份:2002
对水平连铸QSn6.5-0.1带坯在冷轧过程中出现的开裂现象进行了检验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带坯下表面出现微小裂纹,在卷取、轧制的反复拉应力作用下导致表面开裂;内部线状、蚯蚓...
[期刊论文] 作者:谢文果,路俊攀,李彦琴, 来源:河南冶金 年份:1994
通过宏观断口、金相组织分析、化学成份测试和透射电镜、断口复型观察等方法,对用ZChSnSb11-6合金离心浇铸的轴瓦内衬脱基开裂的性质、机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瓦...
[期刊论文] 作者:张旦闻,刘宏昭,刘平,路俊攀,, 来源:材料热处理学报 年份:2007
利用改进的裂纹柔度法对精密铜合金板带轧向残余应力进行了检测。利用对称组合应变测量的方法实现剪应力与轧向残余应力的分离,分别计算出板带的轧向残余应力和剪应力分布,计算......
[期刊论文] 作者:张旦闻,刘宏昭,路俊攀,刘平,,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年份:2006
提出一种转动结构检测精密铜合金板带残余应力的方法,应用有限元法作了结构分析和优化,并利用梁弯曲产生的已知残余应力分布对转动结构的测试结果进行了验证,两者吻合较好。结果......
[会议论文] 作者:路俊攀,兰利亚,程万林,蒋长乐,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学术会议 年份:2004
采用分条变形方法对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加工(退火、矫直)和分切后的残余应力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的加工过程中,带材分割部位受力均匀,退火和矫直后应力基本...
[期刊论文] 作者:路俊攀,董福伟,娄花芬,黄春梅,许利明,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2003
建立了水平连铸QSn6.5-0.1带坯的显微缩松评级标准,将缩松从轻微到严重依次划分为六个等级;研究了缩松等级、密度值和轧制情况的大致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显微缩松从一级到六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