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赵林毅,, 来源: 年份:2012
文物保护是指为保存文物古迹实物遗存及其历史环境进行的全部活动。其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其任务是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措施,修缮因自然和人为造......
[学位论文] 作者:赵林毅,, 来源: 年份:2007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之上,是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无论是建筑还是壁画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对布达拉宫壁画的保护研究及保护修复是严格......
[学位论文] 作者:赵林毅,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2006
步态识别作为一种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对人行走姿势的分析实现对个人身份的识别和认证。相比其他生物识别方法其突出特点是可远距离识别,这也使得步态识别在身份识别,视觉......
[期刊论文] 作者:李黎, 赵林毅, 李最雄,,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2014
为探讨适宜于岩土文物保护加固的石灰类材料,对中国古建筑中几种石灰类材料及欧洲水硬石灰的化学组成和物理力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烧料礓石、烧阿嘎土、欧洲水硬石...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最雄,赵林毅,李黎,,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11
将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两种硅酸盐建筑材料阿嘎土和料礓石经1000℃焙烧3小时后,对其进行物理力学特性研究。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烧料礓石和烧阿嘎土具有特别小的收缩变形性、大......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最雄,赵林毅,孙满利,, 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份:2009
中国丝绸之路土遗址遗存种类多、类型全、赋存环境复杂,其主要病害按保存环境分为两类:露天土遗址,主要有风蚀、雨蚀和裂隙;室内土遗址,主要有污染、风化和裂隙。以吐鲁番交...
[期刊论文] 作者:赵林毅,李黎,李最雄,王金华,, 来源: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2011
硅酸盐材料是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本文对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两种硅酸盐材料料礓石和阿嘎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料礓石和阿嘎土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红寿, 汪万福, 张国彬, 赵林毅,,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0
在远离降雨的典型极干旱气候条件下,在敦煌莫高窟窟顶戈壁搭建封闭塑料拱棚,在棚内放置空调抑制"拱棚效应"。通过空调的制冷抑制拱棚的增温效应,通过空调的冷凝降低棚内的湿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黎,赵林毅,王金华,李最雄, 来源:2011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 年份:2011
  水硬石灰广泛应用于历史建筑物的保护修复。在前人对中国传统水硬性石灰(仰韶水泥)研究的基础上,对烧料礓石和烧阿嘎土2种水硬石灰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及环境影响因素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陈广德, 张丽, 李最雄, 赵林毅,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在pH=4.16,0.5% NaCl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以溴甲酚绿(BCG)为蛋白质染色剂,在波长λ=613 nm处,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标准样品绘制工作曲线,测定出含不同颜料的敦煌...
[会议论文] 作者:李最雄,赵林毅,李黎,王金华, 来源:现代化学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会议 年份:2012
硅酸盐材料是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本文对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两种硅酸盐材料料礓石和阿嘎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料礓石和阿嘎土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和...
[期刊论文] 作者:汪万福,李波,樊再轩,赵林毅,刘涛,,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10
水帘洞石窟群是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状调查表明,水帘洞石窟群壁画病害主要为颜料层起甲、脱落,地仗空鼓、酥碱等。本文结合壁画保存环境、病害成因、制作材料和工艺...
[期刊论文] 作者:赵林毅,李黎,樊再轩,李最雄,,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16
通过对烧料礓石、烧阿嘎土和欧洲水硬石灰NHL5矿物成分及这三种胶凝材料分别与石英砂、粉煤灰做填料的浆液结石体物理力学特性的分析对比,发现烧料礓石、烧阿嘎土、水硬石灰N...
[期刊论文] 作者:李燕飞,赵林毅,方晓芸,王磊,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1
本着为古代彩绘类文物保护修复提供材料学认知、分析和应用支撑的目的,采用热重-差热、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径分析等手段,开展明胶的热稳定性...
[期刊论文] 作者:汪万福,武发思,张国彬,赵林毅,,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2013
为探明仿爱夜蛾Apopestes spectrum对莫高窟壁画的损害过程,给壁画病害昆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结合莫高窟洞窟的微气候环境监测,在置于莫高窟第53窟中模拟洞窟中观...
[期刊论文] 作者:于宗仁,赵林毅,李燕飞,李最雄,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05
本文采用X-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LM)的方法对马蹄寺石窟群、天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壁画颜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报道了炳灵寺明代壁画颜料的种类,对比讨论了三处处石窟颜料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林毅,李燕飞,于宗仁,李最雄,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05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取样分析,对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地仗的制作材料及工艺按照不同地域、制作年代作了分析比较,旨在了解前人制作壁画的方法并对以后的壁画保护提供依据。...
[学位论文] 作者:井哲帆,汪万福,王坤,赵林毅,张明贤,, 来源:石窟寺研究 年份:2017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一次技术革命。它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作为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期刊论文] 作者:李金峰, 张景科, 王南, 赵林毅, 郭青林,, 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份:2004
选择夯筑土遗址木锚杆四锚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尺寸为2 m×2 m×0.5 m室内试验模型,运用自主研发的拉拔试验测试系统,获得四锚锚固系统的荷载位移关系与破坏模式。基于三维有...
[期刊论文] 作者:汪万福,马赞峰,赵林毅,裴强强,樊再轩,,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08
本文结合已有的保护研究及工程实践,在全面总结壁画保护修复方案设计现状的基础上,将壁画保护修复设计程序分为前期保护研究、保护修复工程设计及后期维护设计三个阶段。前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