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波,潘振球,赖天兵,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1996
人参类保健食品中人参皂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陈波潘振球赖天兵用梯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人参皂甙,可有效的分离分析其中6种主要皂甙成分,为皂甙的准确定量提供了简便方法,并...
[期刊论文] 作者:林寿楠,林建寅,赖天兵,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5
重升跌打止血散治疗急性外伤出血35例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州350004)林寿楠,林建寅福建师范大学医院(福州350007)赖天兵我们采用福州市医科所验证的"重升跌打止血散"治疗外伤出血。...
[期刊论文] 作者:劳伯敏,, 来源:杭州文博 年份:2011
杭州飞来峰龙泓洞的外壁,有一块坐西向东的高浮雕,南端略有残缺,残长6.6米,平均高度1.1米,风格写实,史学界和艺术家原来定名为唐僧取经白马驮经浮雕。1986年王士伦先生主编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0
释教(都)总统所、总摄所是元代颇有影响的一级佛教事务管理机构,本文运用藏经刊经题记、译经题记与飞来峰造像题记等原始资料,结合其他文献,梳理了其中设于江淮/江浙的这一机...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08
杭州飞来峰石窟造像始于五代吴越国,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元初发展到极盛,明代仍有零星雕作,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飞来峰的元代造像不仅体量较大,雕制精美,时代特征鲜明,而且......
[会议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藏学学刊 年份:2004
杨琏真伽职掌元初江南佛教十余年,忠实地贯彻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宗教政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杨氏因桑哥的倒台而被惩处。通常认为此后杨琏真伽便在历史上消失了,或不久即已...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中国藏学 年份:1999
飞来峰矗立于杭州西湖西北灵隐风景区的青山翠谷之中,峰奇石怪、泉清气幽。在峰麓玲珑的山石和奇幻的洞壑间,散布着起自五代吴越国,经历宋、元、明诸朝雕造的佛教石刻造像30...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东方博物 年份:2004
飞来峰元代第37龛是佛教密宗艺术中颇为重要的一例石窟造像。有关此龛雕刻的内容问题,长期以来悬而未决。本文尝试依据相关经典与密宗图像的演变历史,通过图像比较研究,对龛...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文博 年份:2019
九曜山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山山区,为新发现的一处佛教摩崖窟龛,存石灰岩洞窟1所,像龛3个,造像凡11尊。1、2号造像龛年代为五代吴越国,3号龛年代为此后的北宋。洞北山...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中国藏学 年份:2009
文章对中国境内的两型毗卢遮那佛造像——结智拳印与结最上菩提印毗卢佛像的遗存与流变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探讨,试图还原这两型造像在汉、藏佛教艺术发展中的历史面貌。...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中国藏学 年份:2012
文章通过对《大元至元辨伪录》《西湖二集》等相关文献及实地的分析,认为元初杨琏真伽等三僧奉诏任职的高级僧署——江淮诸路释教都总摄所(后改称总统所)设于曾为江淮行省省...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文博 年份:2006
浙江省杭州市灵隐景区的飞来峰麓存有五代吴越国至宋元明诸朝的石刻造像102龛、330余尊.其中,开造于元代(约1282-1292年)的33个藏传佛教龛与35个汉传佛教龛共117尊造像构成了...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中国藏学 年份:2006
本文考察了杭州西湖宝石山摩崖造像遗迹,分造像年代为元明两期,归造像类型为藏汉二式, 并就石刻造像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历史背景及梵文摩崖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宝石山造...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09
飞来峰元代造像开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之先河。本文通过分析西夏佛教艺术与飞来峰元代造像中藏汉交流风格的具体表现形态,结合元初江南佛教艺术的创作背景及西夏艺术可能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创意设计源 年份:2018
本文叙录了海宁安国寺唐咸通六年经幢所镌佛教造像,通过与经序、经文与其他佛教图像的比较,结合榜题残字考证经幢主体造像为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与经文的变相,...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中国藏学 年份:1998
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后,中国内地的佛教造像艺术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受到了三次大的外来形式的冲击,在华夏大地上演了一幕幕波澜...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20
浙江省杭州市七宝山仁王寺遗址以北的佛教造像,存造像三龛,凡五尊,拥有我国古代已知体量最大的汉传僧人像龛。依据造像造型、题材结合史料分析,推测摩崖造像始凿于附宋之后。...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00
飞来峰石窟保存有内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藏传佛教石刻造像群,其中第84号尊胜佛母大龛是其中数量最多、结构最为复杂的一组精美元代藏传佛教密宗雕作。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文博 年份:2016
杭州是元代藏传佛教在南方的弘传中心,当年江南的藏传佛教寺院至今仍有迹可循的唯有杭州吴山宝成寺。本文首次公布了宝成寺摩崖南段的一组重要造像,考证其为观音或度母救难图中......
[期刊论文] 作者:赖天兵,,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8
本文确定了杭州飞来峰四臂观音三尊龛的建造年代与施主身份,并通过考察四臂观音三尊组合形式的演变及对造像龛现状的分析,推定龛中已毁两像的尊格。三尊造像的组合形式系由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