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9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0
褚松燕2010年1月5日在《学习时报》上撰文《政治参与的制度构建和能力建设》认为,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以增进公民的权利内容和保护公民的权利行使为基础,更应当注重规则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12
【正】雷强、褚松燕在《互联网时代的领导力和公民参与研究》一文中指出,互联网时代,党政领导干部需要坚持和创新群众路线,创新共享领导模式。创新群众路线,一方面要把"群众"...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求知 年份:2008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褚松燕在今年最新一期《人民论坛》撰文写道,从目前已有的大量实践看,地方政府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的创新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政府自身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年份:2005
Jude Howell)教授是英国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特别是妇女组织和工会方面的研究,著述颇丰,而公民社会的发展也是本刊关注的重要论题.最近,国家行政学院褚松燕副教授借访英机会就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问题对郝教授进行了访谈...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当代世界 年份:2018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是中国未来较长一段历史时期政治发展的重要任务。面对潜在国家认同危机和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从凝聚国家认同、维护...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8
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形成的威权主义、全能主义和极权主义三个理论框架被用来解释中国的政治发展。但是,这三个基于西方历史本位的现象学描述解释框架未能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宏...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10
制度得到遵行才有价值,人们遵行制度的外化表现在于其行为符合了制度预设的目标。人们遵守规则源于制度符合自身的利益,制度使人们利益受损的可能性降低,制度以强制力为后盾...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我国公民参与主要有政治投票和选举、通过各级人大政协参政议政、信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社会协商对话、大众传媒、基层群众自治、社团代表、公民旁听等九大制度网络。整...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12
现代国家中的个人以公民身份建构起不同层次的群己关系,公民资格中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支撑起公共生活的骨架,包括社会和政治两个层面的公共精神赋予公共生活以生...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年份:2006
我国行政服务机构的实践经历了由串联模式向并联模式的转变。这种模式转变体现着整体性政府的构建,行政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反映着整体性政府的塑造。整体性政府的目的和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我国公民社会组织中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较快、积极作用日益展现、能力逐步提高,但是路径依赖比较明显,还不足以成为政府的平等伙伴。为了使社会发展不构成国家建构的短板...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本文基于既有研究和语境变化对政治发展进行了再界定,将权力和参与作为政治发展的核心要素,分析了代议制民主所存在的价值共享悖论与道路多元的现实,结合当前代议制民主危机...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1
互联网技术促生了新的政治生态:公民的权利表达趋于活跃,社会公共领域重构,公共议程的设置权力分散,社会共识的底线调整。政府公信力在这种政治生态中面临着权力弥散导致的公...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新视野 年份:2003
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各国建立透明政府的热点和趋势。我国当前推行的政务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初级形式,公开程度较低,偏重于保密;为社会提供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过少;程...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传承 年份:2011
5月25日是国际失踪儿童日。儿童失踪,给家庭带来骨肉分离之痛,也时刻拷问着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因为儿童不仅是家庭的延续,更是国家的未来。2011年春节期间微博打拐事件之...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00
公共选择理论运用经济学方法考察包括政治领域的集体决策在内的“非市场决策”,它的两个基本要素——交易理论和经济人假设可以归结为 :自利行为是普遍的 ;个人偏好先于制度...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年份:2008
评估治理的状况对维系政府合法性和改善治理状况具有基础的意义。目前各种治理评估指标可归纳为三大核心要素:权力配置、公民参与和满意度。权力配置包括分权和权力制衡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一般意义上的公民资格包括平等的公民身份、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公共精神五个方面。平等公民身份维持着国家的公共认同,公民权利是公民在市场、社会和政治领域得...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年份:2013
随着社会自组织的日益发展壮大,公民素质和参与能力的大幅提升,对既有的"第三方"治理进行梳理非常必要。"第三方"治理存在身份确认的风险、责任落空风险、参与程序不当的风险...
[期刊论文] 作者:褚松燕,, 来源:学习论坛 年份:2007
公民有序参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制度化、公民权利意识、社会自组织、政府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四个因素。高程度的制度化意味着公民参与渠道的完善和成熟,是公民有序参与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