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7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1998
儒家思想——曹操思想的主干裴传永自从晋代陈寿作出曹操“揽申、商之法术”(《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评曰》。下引该书,只注纪传)的评断、傅玄提出“魏武好法术”(《晋书...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1997
试论王弼的社会政治思想裴传永王弼(226—249)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人,是三国曹魏正始年间涌现出来的一位“天才卓出”(《三国志·魏志·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的玄学...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孙希国,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8
《管子》的君臣观初探裴传永孙希国《管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深刻精到,但由于其具体成书年代一直众说纷纭、悬而不决,致使关于《管子》思想的研究迟迟不能得到深入、系统的开展...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7
王弼《易》《老》二注成书先后及年代考辨裴传永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人,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226),病故于魏废帝曹芳嘉平元年(249),在人世上只度过了二十四个春秋。...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马百莲,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试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裴传永,马百莲所谓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毛泽东作为一个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实践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看法。这是一种反思的反思,是对发生了的理论成果的再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杨恩长;裴传永,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民族化特征杨恩长,裴传永(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民族化特征,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的同时提出来,并随着这一运动的发展而愈益显得重要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孙熙国,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兴斌,,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正】 近读裴传永《〈隆中对〉别论》一文(载《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以下简称《别论》),觉文章观点和立论角度颇为新颖,但我认为文中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因陈管见,与裴...
[期刊论文] 作者:杨亚利,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7
补苴罅漏嘉惠士林──评《论语外编》杨亚利裴传永著、洋洋55万字的《论语外编》一书已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资料较全。“《论...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政治理想,就是人们对自己所憧憬、向往的那样一种社会政治局面的理性思考和勾画。儒家创始人孔子是较早阐明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思想家,这一点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是孔子的政治理想......
[学位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 年份:2006
本论文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忠”范畴为具体研究对象,以各时代思想家和典籍的相关思想观点为基本依据,进行历时性的专题探索,力求从学理上对传统忠德观的古今之变作出理性而......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0
“礼运大同”作为一种政治理想 ,其提出者既不是孔子 ,也不是子游 ,而是秦汉之际的儒者。“礼运大同”的提出者从“天下为公”的基本政治制度、“选贤与能”和“讲信修睦”的...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4
孔子的德治思想体大思精,但其基本立足点和重心,不在于"治民"而在于"治官",可以说,有德者之治和有道德之治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诉求。孔子的德治思想首先强调的是有德者之治...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2016
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后期,许多诸侯国都是昏君主政、小人当道,对这些人,孔子打心眼里瞧不起,所以当弟子子贡请他评论—下“今之从政者何如”时,孔子把头摇得像拨浪鼓,给出...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6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西周以降,直至明清,吟诗作诗始终是朝野上下普遍的习尚,历数千年而不衰,每个朝代都是诗家辈出、佳作迭现,为中国诗歌史的发展作出了各自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2014
《论语》是一部教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之书,堪称中国人的“圣经”。人们应当如何选择和结交朋友,如何对待和处理朋友关系呢?对此,书中有很多值得玩味的阐述。比如,关于交友...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2004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这是今天不少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表达出了一种相信人间正义、崇尚行善憎恨作恶的鲜明立场和态度。...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孟懿子问孝,孔子答以"无违",那么"无违"所针对的,从逻辑上看只能是父母,因而所谓"无违乎礼"、"不背于理"两说不能成立。"每事须从,无所违逆"的愚孝解读与孔子的一贯主张相抵...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2006
“忠”这个概念首见于《论语》。在先秦典籍中,对“忠”字的解释可谓多种多样,视角不同,侧重点各异,但基本上都是围绕人的心志展开论说,强调的是内心的真诚不欺和外在行为的大公无......
[期刊论文] 作者:裴传永,,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8
曹操“唯才是举”、“重才轻德”说正误裴传永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七中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此话颇有见地。关于三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