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冯明, 来源: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3
目的:为薛生白学术思想和经验的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方法:将解放前后出版的叶天士和薛生白医案对照比较做出推断.结果:叶天士和薛生白医案相互参见者不少.结论:...
[期刊论文] 作者:闫曙光,赵根生,周永学(指导), 来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6
通过熟读研析《湿热病篇》,将薛生白治疗湿热病的经验概括为宣表散湿、理气化湿、清热祛湿、健脾运湿、祛风胜湿等治湿大法,充分展现了薛生白分焦论治及根据湿邪对脏腑的影响,注...
[期刊论文] 作者:闫曙光, 赵根生, 周永学,, 来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4
通过熟读研析《湿热病篇》,将薛生白治疗湿热病的经验概括为宣表散湿、理气化湿、清热祛湿、健脾运湿、祛风胜湿等治湿大法,充分展现了薛生白分焦论治及根据湿邪对脏腑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牟克祥,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1996
薛生白对痉厥证治的贡献洪雅县中医院(四川,612360)牟克祥关键词:薛生白,痉厥薛生白.清·康熙吴中名医,撰有《湿热病篇》等书,多方论及湿热痉厥,见解高妙,阐议周详.对湿热痉厥的病因病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易蓉,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年份:2008
本文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薛生白湿热病医案从症状、病机、治法、药物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湿热病篇》,探讨薛生白湿热病的证治经验特色,并阐述薛氏在学术思想上对仲景的继...
[期刊论文] 作者:付晓晴,, 来源: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7
薛生白是与叶桂齐名之温病学家,叶桂创造了温热性疾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而薛生白则创造了湿热性疾病的辨证体系,其对温病学的贡献不在叶桂之下。薛氏的《湿热病篇》以...
[期刊论文] 作者:孙利祥,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2012
通过研习薛生白原作,对其用药思路侧重从病因、病机、病所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切合临床实用....
[期刊论文] 作者:孙利祥, 陈宝国,,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2012
通过研习薛生白《湿热论》原作,对其用药思路侧重从病因、病机、病所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切合临床实用。...
[期刊论文] 作者:孙利祥,陈宝国(指导),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2012
通过研习薛生白《湿热论》原作,对其用药思路侧重从病因、病机、病所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切合临床实用。...
[期刊论文] 作者:陈琮,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份:1993
清代名医薛生白,在世时与温热大师叶天士齐名。然因其诊病一时疏忽,竟亦出现失误。《存在斋医话稿》引《听雨轩杂记》所载,叙述了薛生白误诊蔡某中暑一事,读后令人深思。乾隆...
[期刊论文] 作者:张勇, 王俊伟,, 来源: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2016
清代名医薛生白所著的《湿热病篇》是一部辨治湿热病的重要著作,笔者通过对《湿热病篇》第10条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对薛生白治湿四法结合宣上焦、畅中焦、渗下焦的用...
[期刊论文] 作者:马鹏, 曾朝英, 成茂源, 郭尹玲, 郑秀丽, 杨宇,,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4
薛生白《湿热病篇》采用三焦辨证体系论述湿热的发生发展规律被学者广泛接受。但笔者细绎原文之后发现,薛生白之三焦是经络之三焦,而不是以部位分属的三焦,其间提到三焦特征...
[会议论文] 作者:杨宇,马鹏,郑秀丽,成茂源,郭尹玲,曾朝英, 来源: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年份:2018
  薛生白《湿热病篇》采用三焦辨证体系论述湿热的发生发展规律被学者广泛接受。但笔者细绎原文之后发现,薛生白之三焦是经络之三焦,而不是以部位分属的三焦,其间提到三焦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郑春素,,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09
通过研读分析《湿热病篇》,发现薛生白治疗湿热病时,娴熟的运用了宣湿、化湿、燥湿、利湿、逐湿之法,对当前中医临床颇具指导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沈仲圭, 陆文彬,,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湿热者,湿与热(温)合之病(证);薛生白先生从临床体察到它既异于“伤寒”(狭义),又与“温病”不同,乃汇其先辈之论,参合经验之所得,著《湿热论》(或称《湿热条辨》)专篇,...
[期刊论文] 作者:俞志高,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02
薛生白是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苏州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名医,2001年是他诞辰320周年,特撰此文,以示纪念。 生平传略 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晚年自署牧牛老朽,以字...
[期刊论文] 作者:梁润英, 姚振发,,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份:2019
目的研究张仲景与薛生白对湿邪为病认识的特点,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方法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和薛生白《湿热病篇》的研读,探讨两位医家对湿邪为病病因、症状...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主勋,,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通过文献调查,为怀疑和否定《湿热条辨》系薛生白所著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论据。...
[学位论文] 作者:肖连宇,, 来源: 年份:2017
目的:(1)通过整理叶天士、薛生白治疗湿热类病证的方剂,研究叶天士、薛生白治疗温病的经验和方法。(2)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叶天士、薛生白治疗湿热类病证...
[期刊论文] 作者:薛生健,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