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4
【正】 早在《诗经》、《楚辞》中,边塞诗就已出现。只是篇数太少,不大被人注意。汉魏迄隋,渐有增加,出现了一些边塞题材的乐府诗和鲍照、卢思道、薛道衡等以边塞诗见长的诗...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西域研究 年份:2000
有学者认为岑参的边塞诗是中国“最早的西部诗歌”,盛唐时期只有“少数边塞诗人确有短期边地生活经验”,“多数诗人”的边塞诗只是“使事用典,借题发挥”。本文列举事实,证明不少......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3
中西文化最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的,另一方面是科学的。而在中国艺术之中,则以诗为领袖与核心。诗、乐、舞结合,是世界艺术初起阶段的共同现象,葛天氏...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对于唐代边塞诗这一诗史奇观,学界多从相关战争性质进行研究。其实,只要超越这一局限,以美为中心对之进行广角透视,就可看出唐边塞诗的基本审美特征是阳刚美。它客观上反映了宏壮......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6
边塞诗的创作在整个唐诗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占有显著的地位。观其自身风格,则又有发展演进的不同阶段。初唐郁愤,盛唐豪雄,中唐苍凉,晚唐萧飒,彼此区别而又互相彪炳,组成...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2
长期以来,关于新诗形式的论争,促进了对于诗歌本质的探讨。这些论争和探讨对于认识诗歌艺术的特殊规律、光大汉语诗歌的优良传统、借鉴外国诗歌的艺术经验、创造我们时...
[会议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 年份:2000
李杜抑扬,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尤其是1972年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发表以来,争执更甚。其中元稹、白居易二人,是屡被涉及的人物,而有关事实真相,则迄未澄清。早在宋代,...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8
唐以前的中国诗歌,在题材上已经广泛开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无所不及,而在开发的程度上则各有深浅。边塞题材就是一片尚待深拓的莽原。汉代,边塞战争规模宏伟,但当时的...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6
一、会议的概况、特点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四月八日至十三日在洛阳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和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李珍华先生以及在山东大学进修的美国耶鲁大学高级进修生车淑珊小姐,共一百六十一人。......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1
中国文学史的宏观研究可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中国文学史之宏观》属于后者,是对文学宏观的总体的研究,具有首创意义。此书的最大特色是理论特色:它建构了一种与其课题性质相......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9
张安祖先生的《韩愈“古文”含义辨析》一文认为 ,韩愈心目中的“古文”“与骈散无涉” ,这一观点与实情不符。在骈文达到全盛的南北朝时代 ,萧纲就提出了“今文”、“今体”与“古文”的对立 ,实即骈文与散文的对立。唐人继续沿用这对概念 ,其骈散对立的含义更......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3
依据现代文学理论来作历史考察与文本分析,可知赋与骈文都不属于散文范畴,而属于诗歌范畴,中唐以前文学散文尚未形成独立形态.中国文学散文的自觉是在发生了古文运动的中唐时...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在现今流行的文学认知中,赋与骈文大都是被作为散文对待的,笔者对此提出异议.文章通过文本考察、名词训诂、源流疏理、先贤体认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考辨,论定赋与骈文的文学类属...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8
一、现象描述 我一直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读中国的文学——散文、戏剧、小说,更无论诗歌——常常沉浸在一种诗的氛围之中,与一般的外国文学颇不相同。我好奇地加以验证,发现这并不是错觉。 先看散文。散文,古时曾称文,它包括赋、骈文、古文诸体式。明代著名诗人......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3
魏夫人乃宋徽宗时丞相曾布之妻,名已失传,封鲁国夫人,因魏姓而时称魏夫人。南宋的朱熹对她十分欣赏,曾说:“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清照)二人而已。”(见《词林纪...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年份:2003
在人类官制史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独标一格,引入瞩目。欧洲的中世纪,也处于封建社会时期。但那里实行的是世袭制:贵族总是贵族,平民总是平民;下层人没有任何合法途径进入...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0
经过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唐朝的极盛时期结束了。随着国家命:运的丕变,雄奇豪迈的边塞诗也出现了新的面貌。让我们来诵读李益的《从军北征》:After eight years of Anhsan...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葛培岭,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