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7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夏保华,,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萧焜焘十分重视技术哲学研究。他的技术哲学研究以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作指导,从属于自然哲学,具有突出的实践观点,服务于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其具体技术哲学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檀传宝,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22
能遇到好老师,实在是一种人生的幸运与幸福.rn非常荣幸,当年我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博士生几乎都是哲学大家、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教授萧焜焘先生的“亲传弟子”....
[期刊论文] 作者:虞友谦, 来源:唯实 年份:2000
萧焜焘先生遽尔辞世,令人痛惜。作为前辈学者,先生不仅有极深的学养、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而且有其独特鲜明的个性。这些精神品格无疑是十分崇高、受人尊敬的。我与先生有15年...
[期刊论文] 作者:姜丕之,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89
为了纪念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出版180周年,1988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萧焜焘同志的新著《精神世界掠影》(以下简称《掠影》),为我国黑格尔研究增添了新的光彩。...萧焜焘同志称《精神现象学》是一部天书,从其阅读难度和内容的重要来说,是有道理的。应该说,《精神现象学》这部世界古典名著,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天书虽然奥秘,但不是不可攻读的。...
[期刊论文] 作者:萧焜焘, 来源: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1995
读公木《第三自然界概说》萧焜焘公木同志沉思三十个春秋,飞升到了那浩渺的太空,翱翔于第三自然界之中,自得地领略着那旖旎的风光。这“第三自然界”,照他看来,就是艺术的王国、诗...
[期刊论文] 作者:周新生,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81
【正】 萧焜焘同志在《关于辩证法科学形态的探索》(见《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一文中,对辩证法的核心及体系问题作了系统的,但未必正确的阐述。现谈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萧焜焘, 来源:学海 年份:1994
悲悯情怀与民魂迴升──三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萧焜焘在那面临经济崩溃,同时接近精神崩溃的年代,我们哀痛中华民族精神的沦丧、也就是民魂的焕散。...
[期刊论文] 作者:萧焜焘,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 年份:1995
爱国辨萧焜焘爱国主义好像是不言自明的,何须加以辨解?但正如黑格尔所言:熟知并不等于真知。愈是家喻户晓、人人视为当然的概急,其真实含义往往模糊不清。因此,同声高呼“爱国”,各人意指却不尽相同。...
[期刊论文] 作者:萧焜焘,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83
《邓小平文选》,我学得不够,对整个精神也领会得不深。我理解,《文选》是我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与林彪四人帮斗争的产物。所以作为今后的建国大纲,《文选》是名副其实的。现在,我就自己有切身体会的两点来谈谈个人的感想。第一点是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从党和群......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东生,, 来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正】 萧焜焘教授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是在《自然辩证法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基础上,重新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教...
[期刊论文] 作者:张桂岳, 来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正】 1.值此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出版180周年之际,萧焜焘同志将多年潜心研究这部“天书”的成果——《精神世界掠影》,交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作为对一代哲学伟人和这...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建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0
读到《中国社会科学》第二期萧焜焘同志的文章《关于辩证法科学形态的探索》,获益非浅。但亦有一疑问,不揣冒昧提出来请教。该文在"认识的进程——论否定性的辩证法"一...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所在的哲学与科学系是东南大学文科中的骨干系科,原名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建于1982年5月,1985年更名为哲学与科学系,首任系主任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萧焜焘教授。...
[期刊论文] 作者:萧焜焘, 来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正】 今年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出版180周年。黑格尔这部年青鼎盛时期的成名之作,奠定了他哲学王位的坚实基础。我们看重它,在于它那神秘迷离的外壳之内充满了精深独到...
[期刊论文] 作者:萧焜焘,,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罗素说:“一切支配着近代的各种假说,差不多最初都是希腊人想到的;我们对希腊人在抽象事物方面的想象创造力,几乎是无法称赞过分的.”(《西方哲学史》上卷,第66页)的确,...
[期刊论文] 作者:萧焜焘,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0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原因之一,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指导了从事马克思主义运用和研究的人,不断地从时代精华当中汲取新鲜营养,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核心的......
[期刊论文] 作者:萧焜焘, 来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90
物质,是古今中外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客观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基础。什么是物质?列宁从哲学高度曾作出过精湛而科学的概括,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萧焜焘, 来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正】 苦水硝烟巨浪排空,有如白嘴青龙凶猛地扑向海滨,喷溅出倾盆的苦涩的唾液,浸染着那无垠的焦沙。青龙驮着铁龟蜂拥而至,重炮轰鸣,硝烟弥漫,从此这个以天朝自居的古老的...
[期刊论文] 作者:萧焜焘, 来源:学海 年份:1992
马克思哲学是西欧哲学科学文化传统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发展的辩证综合。因此,对马克思哲学的深入研究,就不能不研究西欧哲学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对古希腊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探讨。这其中具有直接先驱作用的,就是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哲......
[期刊论文] 作者:萧焜焘, 来源:学海 年份:1991
人类能从动物界中摆脱出来,就在于他能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变革自然,创造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对自然的适应属于无意识的本能状态;对自然的认识属于有意识的思维状态;对自然的变革属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状态。“本能的-思维的-能动的”这就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
相关搜索: